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了禁制今制度。本文从其特点出发,剖析其适用条件和执行监督问题,并提出完善协调体系、多元监管、监督能力及规范执行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法律制度 简称“法制”。法制一般是指国家法律制度的总和,包括立法、执法、守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依法办事,建立一定的法律秩序。是关于统治者根据需要而制定的法律条款、审判程序和手续方面的规定。法律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各个民族或阶级建立国家后,都需要建立相应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制  相似文献   
3.
惩罚的问题本来属于刑法学中的一个古老问题。但是,它背后所包含着的意蕴在法制史上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法律的惩罚是针对人的社会性方面而作出的,在直接的意义上,它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教育,更不能被看作一种社会性的报复,而是一种以隔离措施为手段的行为禁制。对惩罚问题的历史性考察,可以发现现代法律改造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全部立法活动应当基于人的社会生命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讼师是清代社会中非常活跃的群体,而在司法审判的各个阶段中,州县官员通过具体的事例总结经验,使禁制讼师不仅仅是律例的规定,也是鲜活而有效的方法与规律,并随着讼师手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清代的州县官员禁制讼师思想的原因除对正统思想的认同与遵行外,也是为自身政治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王盈赢 《学理论》2012,(14):105-10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通奸行为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因通奸导致的合法婚姻关系终结、家庭解体、刑事案件多发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此类问题不仅是思想道德问题,同时也是法制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我国禁毒工作方针经四次调整,最终确定现行禁毒工作方针,并为《禁毒法》所明确规定。禁毒工作方针的法律地位决定了作为执法行为的禁毒工作必须符合其基本内涵:"预防为主"方针强调禁毒工作主要是面向一般公众,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严密的毒品管制和持久的堵源截流从根本上减少毒品需求和供给;"综合治理"方针突出治理毒品问题必须讲求禁毒各力量的综合性、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综合性和禁毒手段的综合性;"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方针则是着眼于"已染毒"的少数人,表明我国对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采取的严禁、严打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