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去年5月1日,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在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里,行政诉讼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客观上还存在什么问题?都值得回顾和总结。二十多年前,讲述农妇秋菊找村长讨说法的电影《秋菊打官司》,让"民告官"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剧中女主角的艰辛经历,印证了"民告官,难于上青天"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话。其实,这部电影有当时《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施行这个背景在里面。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一个个不同历程的"民告官"案件,展示着我国法治进程从"民告官、立案难"到"民告官、不怕难",再到"民告官、可胜  相似文献   
2.
媒体     
正改革如何啃"硬骨头"改革会碰到"硬骨头",会遭遇"利益固化藩篱"和"落后思想观念"的强大狙击,这是新一届中共高层早有心理准备的,也是有应对之策的。但是,他们是否有能力克服阻力将改革推至预定目标呢?中国改革大棋局要继续推进,必须要经历断腕之痛。用改革来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能,包括制度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货币去杠杆化,放下行政化思维,直面市场挑战,打  相似文献   
3.
在电影《秋菊打官司》的整个影片中,秋菊的那句“俺就想讨个说法”的口头禅,虽然土得掉渣儿,但却很快风靡全国。一时间,“讨说法”就成了人们追求正义的时代潜台词,和对法律精神信仰的一种性格符号。  相似文献   
4.
"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唐·韩琦"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一进深秋,百花渐次遁去之际,几乎便是菊的天下了。这时,如果你漫步菊圃,便会发现每朵菊花都象一首隽永的诗篇。有的像寒梅傲雪,戏弄风神,令人起敬;有的像荷花泛水,舒怀怒放,使人陶醉。菊花的这种不畏霜寒的顽强性格,素为人们所崇敬。所以,古人把梅、兰、竹、菊誉为花中"四君子"。我国人民养菊、爱菊、颂菊有着悠久历史,早在《礼记.月令》中已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记述。《楚辞》中亦有"春兰兮秋菊,长  相似文献   
5.
王曙 《时代法学》2014,(3):119-120
正翻开屈振辉先生的新著——《影中觅法:寻找电影中的法律世界》〔1〕,一行这样的文字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法律电影是法治的现实反映,也是法治的艺术再现与升华,是法治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通过观看影片了解法律常识,既增添了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又能深化人们对法律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也正如这段话所说,在本书中,作者以法律学人的特有眼光为我们展现出一个色彩缤纷的"电影中的法律世界"。而该书其实也是他近年来在长沙市几所  相似文献   
6.
秋菊可以成为一个有关法律的见证,对秋菊形象的使用和分析,可以反观法律观念中的不同立场:其一,将邻里村里的纠纷求助于法律制度,意味着对法制建设的评价态度;其  相似文献   
7.
王猛 《农村青年》2011,(5):29-3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0级大地震。这次大地震不仅引发了巨大海啸,还爆发了更为可怕的人类大灾难——“核泄漏危机”。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第一个遭受核辐射伤害的人:宋学文,其主演的我国首部真人秀电影《站起来》也在全国公映。这部被喻为男版《秋菊打官司》的影片。记录了宋学文和爱人杨光抗争命运,共赴幸福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龚云 《时事报告》2014,(7):33-34
当前,特别是在基层,人情与制度的矛盾,集中反映了一种中国式的困境,电影《秋菊打官司》就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为什么秋菊最后要撤诉呢?赢了官司,输了人情,最后在村子里就待不下去了,就无法面对父老乡亲和熟人了。秋菊打官司是为了“要个说法”,她并不想撕破脸皮、伤了感情。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时时讲关系,处处讲人情,尤其在基层感觉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周志远 《创造》2015,(8):50-53
<正>秋菊的困惑,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现代法治思想遇到传统乡礼时产生的二难问题。序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语出《论语·颜渊》当西方法律观念在中国传播,一套普遍合式的现代法律机制在中国建立,当中国的现代化法治进程由变法阶段深入到普法阶段,"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借用时下流行语"遇见"来打比方,就是当"送法下乡"遇见乡土社会,当"法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学理论》2012,(24):104-105
"秋菊打官司"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著名案例,反映了国家制定法同秋菊讨的那个"说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法律统一性与地方性的博弈问题等。同时,这个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强调依法治国,就必须解释并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