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4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107篇
工人农民   157篇
世界政治   4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2篇
法律   10835篇
中国共产党   2077篇
中国政治   7691篇
政治理论   1438篇
综合类   557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800篇
  2014年   1782篇
  2013年   1728篇
  2012年   1874篇
  2011年   2084篇
  2010年   2017篇
  2009年   2148篇
  2008年   2434篇
  2007年   1996篇
  2006年   1766篇
  2005年   1577篇
  2004年   1345篇
  2003年   1209篇
  2002年   1088篇
  2001年   992篇
  2000年   936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立法后评估有助于了解立法实际成效,提升立法水平。长期以来,人大和政府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以《湖南省<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立法后评估实践为例,透过对立法后评估的基本现状及其问题的反思,我省的地方立法后评估工作可从深化对地方立法后评估重要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常态化启动机制、强化公众参与和沟通、善加利用法律大数据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举国抗疫成为2020年的鲜明底色。坚持以法治方式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公共卫生立法成为贯穿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工作的主线之一。  相似文献   
3.
地方创新性立法是推进地方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手段,鼓励地方立法创新是完善我国立法体制的应有之义。为实现地方创新性立法的规范化,应明确地方性事务的判断标准,引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立法决策量化论证。  相似文献   
4.
5.
《政法学刊》2019,(1):56-61
目前中韩两国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他们大多数是通过租赁房屋方式在对方国家生活。因此,了解中韩两国房屋租赁立法的异同,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因对彼此法律制度认识不同而造成的纠纷。中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买卖不破租赁"制度,出租人和承租人合法订立房屋租赁合同有直接影响第三人权利的效果。韩国法将传贳权规定为一种物权,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登记租赁权。韩国为了有效地利用传贳制度,保护承租人的利益,专门制定了《房屋租赁保护法》。  相似文献   
6.
7.
8.
《法治与社会》2020,(1):18-19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19年9月修订通过,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修订体现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求,是完善我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深入实践,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2020年,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心任务,奋发进取,积极作为。一年来,涉外立法、对外交往、涉外发声、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面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面试是一个有明确目标诉求的场合,求职者自然希望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笔者在以前听过这么一句话: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这句话直接地概括说明了外在形象的重要性,但也说明了心理特征,特别是人格特征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罗森伯格于1968年通过研究发现,人们会在交往过程中根据交往对象的能力特征(主要表现为智力特征)和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特征)来对交往对象进行归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