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62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57篇
中国共产党   259篇
中国政治   640篇
政治理论   123篇
综合类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本文围绕对于董事及高级职员等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支付的问题,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存在利益冲突情况下,考查了各国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审查案例,并结合中国新修改的公司法及公司治理相关规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营销人员薪酬分配的重要意义,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销售定额和利润率考核相结合,提出了针对营销人员薪酬分配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民 《支部生活》2007,(3):45-45
旅游投诉,是指旅游者、海外旅游商、国内旅游经营者,为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旅游合法权益,对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旅游经营者和有关服务单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意见,请求处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5.
产品欺诈使无数个无辜用户和消费者防不胜防,饱受欺害,也使一些诚实的生产经营者叫苦不迭。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备的市场经济中应该没有违法欺诈行为的容身之地。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欺诈现象有着清醒认识,予以坚决的打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立法上看,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中心,以《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为辅佐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国外相比还有许多差距。笔者着重阐述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探讨了解决的办法,以期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而更好的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7.
一、薪酬水平(一)总体薪酬水平。从各国公务员的总体薪酬水平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处在社会平均薪酬的中等偏上水平,如新加坡、印度等。这样既使公务员薪酬具有竞争力,便于吸引优秀人才,也能根据国家财政收入状况灵活处置薪酬。从总体薪酬水平的确定依据来看,大多数国家、地区公务员的薪酬标准是通过平衡比较法,与其他行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及社会整体工资水平、经济发展因素等指标挂钩来测算确定的,如美国、日本、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基本上都设有专门机构从事公务员薪酬水平和趋势的评估,通过动态的评估掌握企业薪酬的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8.
七部委联手清查"豪华衙门",深得人心,其"大限"过去半个多月了,仍然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焦点。只要上网看看民意,就会一目了然。今有与七部委的"大限"异曲同工的一件事,也引起了民意的极大关注,这就是央视"新闻调查"板块及其网站论坛联手开展的"征集各地豪华楼堂馆所图片"活动。据有关消息称,帖子发出后,短短一周内,点击率就超过7万次,内容基本上是关于豪华大楼的照片,以及网友们的评论之语。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是在公司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由于内、外监督和控制机制的弱化使得“内部人控制”趋势日益强化 ,董事会独立性的强化对于监督和制约经营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薪养廉”,这是个既新又老的话题,至今人们仍在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每一次调资增薪,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怀疑者亦有之。《白氏长庆集·使官吏清廉》中说:“臣闻为国者,皆患吏之贪,而不知其贪之道也;皆欲吏之清,而不知清之由也。臣以为去贪致清者,在乎厚其禄,均其俸而已。”白居易认为治国者,都以官吏贪污为患,但却不清楚官吏贪污的根源“在于禄不均而俸不足”,以致官长侵吞下吏,下吏侵吞百姓,尽管日用刑罚也不可能惩贪劝清。我认为,“厚其禄”有助于官员廉洁,但“均其俸”更重要,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文试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商讨。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