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城市的娼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在于它严厉的性道德观,对性采取一种压抑的态度。然而,在贞洁被人们所顶礼膜拜的时候,娼妓的队伍却是十分庞大的。这种相悖的社会现象的产生有着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年初二夜晚,维多利亚港口上空照例会有烟花一浪接一浪,绚丽的画面一幕紧挨着一幕。这是一座城开春热情的表达。璀璨的烟火闪耀夜空,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街道霓虹闪烁、车水马龙。林立的高楼,一点点橘色的光从密密匝匝的窗口倾泻而出。东方之珠溢彩流光的风姿,绰约迷人。我们都有趋光的本能,会向着光明温暖的朝向而去。我们仰起红红的脸庞,在烟火最绚烂的时刻许下新年美好的祈愿。  相似文献   
3.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和澳洲文化、工业中心,也是南半球最负胜名的文化名城.墨尔本城市绿地率高达40%,曾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并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墨尔本有“澳大利亚文化之都”的美誉,是国际闻名的时尚之都,其服饰、艺术、音乐、电视制作、电影、舞蹈等潮流文化均享誉全球.  相似文献   
4.
《前线》2013,(1):3
<正>2012年12月2日,昌平区体育馆记录了中国魔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时刻。当阿根廷近景魔术师亨利·埃文斯和德国舞台魔术组合"SOS与维多利亚"荣获"金长城"金奖时,新一代"魔王"诞生,首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完美落幕。  相似文献   
5.
洪烛 《政府法制》2012,(3):21-21
晚清出过一个赛金花。赛金花绝对属于“另类”。她生长于烟花巷陌,遇见大状元洪钧,就从良了。虽然只是妾,她却以夫人身份随洪钧出使德、俄、荷、奥四国,算是出过远门,见识了外面的花花世界,甚至拜晤过维多利亚女王与威廉皇帝,很出风头的。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09,(12):7-7
通过计算为宠物提供足够食物所需土地面积来计算“生态足迹”,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的教授得出数据:一条中等体型宠物狗每天标准食量为300克干狗粮,其中包括90克肉类和156克谷类。这些食物干燥前相当于450克鲜肉和260克谷类,  相似文献   
7.
木子 《政府法制》2011,(5):47-47
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指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运动在人体健康中有着重要作用。只有运动,人体的肌肉和关节才能得到使用、得到锻炼,否则很容易导致僵硬和萎缩。  相似文献   
8.
我去美国西雅图时,被朋友安排在一对美国夫妇家住,主人家有好几把古老的椅子,凭我有限的知识,知道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样式,一打听才知道其中有的是美国违的仿品。这些椅子都很舒适,人坐在上面放松得很,于是我就想起中国古代的官帽椅,一个个都让人正襟危坐。中国人讲究坐姿,坐如钟,站如松。低矮的西式椅子在中国古人看来,人在上面瘫坐一团,坐之不雅,不成体统。  相似文献   
9.
崔修建 《党课》2014,(12):80-81
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与北美洲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非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瀑布。由于伊瓜苏河是阿根廷和巴西的界河,所以,做为界河的一部分,伊瓜苏瀑布曾是这两个国家共有的自然财富。  相似文献   
10.
再现单身女子心路历程的英国维多利亚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许多单身女子被迫从事家庭教师或女佣等职业以便自谋出路.当时英国,有不少作家都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反应.然而,我们以往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只考察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和结构等,而无视其中所传达的丰富历史内涵,更不去追寻作家如何建构历史现实的心路历程.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本文以文本资讯为依据对安东尼@特罗洛普、安妮@勃朗特、乔治@吉辛、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爱略特等著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笔下的单身女子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反观这一"阶层"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挫折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