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维柯的"新科学"强调人类文化的诗性创造原则,这种原则以想象为中心,彰显了人性全面而真实的发展;同时超越了自然科学的抽象逻辑,体现了一种新的认识原则.这种"新科学"不仅高扬了人类文化中的诗性精神,而且显现了人文科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而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提出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永恒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呈现阶段性,这三种观点是维柯历史规律观的主要内容,从总体上看维柯历史规律观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3.
维柯论历史科学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晖 《前沿》2008,(8):39-41
维柯生活的时代,哲学家均将研究的中心放到自然科学上面,认为历史无法成为确定而可靠的知识。到18世纪,即使历史已经成为人们广泛谈论的话题,但欧洲思想家们仍然不承认历史为一门科学。维柯的观点与此相反,认为,科学的意义在于提出永恒而普遍的问题,研究出永恒而普遍的原则。故此,历史也可以具有普遍性的公理,成为不同于自然科学之“新科学”。维柯的这种见解为后世历史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现代早期的政治与法律理论中,维柯对于国家理性与万民法观念之间关系的论述颇为特殊。他将国家理性界定为正当国家理性,并将之视为万民法概念得以生成的前提。在正当国家理性观念的基础上,透过"真理—事实—确定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神意的指引下,万民法概念的逻辑构造得以展现于诸民族和诸国家的普遍历史进程中,并且反复不断地出现。维柯坚守古典的政治与法律传统,反对现代意义上进步的政治和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5.
1482年,31岁的达·芬奇离开故乡佛罗伦萨,来到米兰。他给当时米兰的最高统治者、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写了封求职信,希望谋得一个军事工程师的职位。这封求职信就是著名的《致米兰大公书》——  相似文献   
6.
王威 《现代法学》2003,25(3):182-187
维柯的法社会学先驱思想 ,在发生学意义上 ,主要由历史主义整体论社会观、民族社会法律文化观和社会法律心理理论三部分构成。它来源于自然法 ,超越自然法  相似文献   
7.
维柯一方面根据民族共同本性来研究部落自然法的特征,寻找习俗演变的凭证;另一方面又根据自然法的哲学观点来区分习俗和法律,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史与论的结合。维柯运用"诗性智慧"的观点分析论证了法律的起源问题,对西方法学思想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作为西方历史哲学的开创者,维柯借助于一种总体性的理性分析的方法,将哲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从而为理性与历史的结合奠定了基础,为阐明历史理性的生成性开辟了道路。在维柯看来,历史理性是在人类创造历史的“诗性活动”中生成的,是理性与激情的统一,其最终表现为“天意”这一人类的普遍法则。  相似文献   
9.
维柯是17、18世纪著名的法律思想家,在其著作《新科学》中,维柯高扬伟大的历史精神,对法律起源进行了极富启发意义的探讨,对古典自然法进行了最早的批判。同时,维柯的法律思想对后来历史法学派的思想也存在根本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