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翠翠 《友声》2014,(4):11-11
<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应从‘增进互信、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深化合作;根植民众、加深友谊;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等方面努力,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全国政协前副主席、中美友协会长徐匡迪9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讨会主旨发言中表示。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发言中表示,美中并非竞争对手,两国之间没有"零和游戏";相反,双方在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处理乌克兰  相似文献   
2.
<正>中美应当共同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2012年年初以来,由中国领导人提出、美国领导人做出回应的重大议题,两国领导人就此达成了如下基本共识: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按照中方的说法,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  相似文献   
3.
张杨 《友声》2014,(4):12-13
<正>在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为让更多美国民众增进对中国及中美友好关系历史的认识与了解,争取美国各界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的理解与支持,全国友协今年在美国举办了"向友谊致敬——二战中美合作图片展"系列展览。5月19日,全国友协在美国华盛顿雷伯恩众议院大厦举办了首次图片展。全国友协会长李小林,中国驻美国使馆公使陆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联邦众议员、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查尔斯·波斯坦尼,弗吉  相似文献   
4.
中美两国在解冻关系的初期谈判中,对作为"第三方"的日本各有战略考量。美国的战略利益是维护美国主导下的亚太势力均衡,维持美日关系比改善美中关系更重要。中国的战略需要是免遭任何强权威胁,同西方和日本建立正常关系,防止日本复活军国主义。尼克松的谈判策略是给中国造成对美苏日的"三怕"。毛泽东则摊牌:中国根本不怕美苏日来华大打,已准备应付最坏局面。折冲樽俎之下,美中的共识是反对任何国家谋求亚太霸权,反对日本向本岛以外扩展军事力量、染指台湾和朝鲜半岛、插手"台独"活动。但对怎样防止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美中双方认识不同。美国承诺将阻止日本奉行损害中国的政策,但坚持认为现行的美日关系能制约日本扩张军力,而听任日本自立则将使其出现致命的民族主义。中国对废除美日安保体系的态度在疑虑中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威 《东北亚论坛》2013,(2):81-89,130
基于2005~2012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看,短期内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滞后6期内,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美国对华出口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格兰杰原因,美国对华出口增长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的决定因素。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美国对华出口的某一冲击会给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带来同向冲击。这些实证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在驱动着美中贸易,政府在制定平衡美中贸易的政策时,不应忽视垂直专业化分工以及市场对维持美中双边贸易均衡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秉刚 《侨园》2014,(7):25-25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去美国前对美国人不打不骂、却能教育好孩子很好奇。而到了美国才了解到,在美国,体罚或用言语羞辱孩子,都会造成孩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当事的父母为此还要受到法律惩罚。那么美国人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孩子将来要成材,不仅仅指学业上的成就,更应该包括遵纪守法、诚实诚信、礼貌修养、团队精神和身心健康等等。所以,家长们从小教育孩子就和我们国家不一样。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美国的小孩有一天突然对父母说:自己以后想当清理垃圾的工人。如果是中国孩子说这话会被父母斥责没出息。  相似文献   
7.
Call for Papers     
《美中法律评论》2008,(1):F0003-F0003
Dear Author,
This is US-China Law Review, a professional journal sponsored by American Sino-US Association of Entrepreneurs, and published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by David Publishing Company, Chicago, IL, USA. In China, this journal is regularly published by China National Publication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on commission.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于2010年3月举行了近年来首次以台海两岸关系为主题的听证会。与会政府官员、国会议员以及专家学者就两岸关系现状、发展前景、对美影响及美对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阐述。从听证会主流观点看,美国不仅不会在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时降低对台海局势的关注,而且会继续在两岸关系互动中保持与发挥影响力。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两岸关系政策会一直在看似相互矛盾中维持“平衡”。  相似文献   
9.
2005年相继成立的美国国会"美中工作小组"和"中国连线"已成为国会议员介入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渠道.本文对两个中国议题连线成员在第110届国会众议院的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前者强调经贸合作,而后者倾向军事提防.两个中国议题连线的成员均多来自南部和太平洋地区,且更多为军事委员会和交通与基础设施委员会成员.比较而言,美中工作小组成员来自那些亚裔人口比重较大、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选区;而中国连线成员则以共和党人居多,且对华持有保守立场,借炒作中国议题为选区谋利.同时,资历较浅的议员也将加入中国议题连线、参与中国事务视为提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基于两个中国议题连线分布的特点,提出理性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国国会因素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印度洋海权之争--地缘政治视角下的美中印三角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全球地缘政治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印度洋成为世界海权的"心脏",二是中国和印度崛起为欧亚大陆上新的地缘权势中心.由此,美、中、印三国的安全战略都聚焦印度洋,在地缘政治视角下,围绕印度洋海权之争,三国在印度洋极力缔造均势,并为自己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