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注意到有一部分教师总打不起精神来,甚至有的人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混日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教师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动机或者毫无兴趣,但又无法逃避职业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得不面对教育教学工作时,心理上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工作绩效明显降低,从而表现出职业倦怠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中国警察职业倦怠问题解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职业倦怠是指一种由工作导致的身心俱疲状态。警察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影响都包括三个方面。导致警察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来自工作、生活、个体和社会。应通过引导警察正确认识职业倦怠、运用心理疗法缓解压力等方法预防和缓解警察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当前甘孜藏区警察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进行研究,旨在考察影响藏区警察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警种间职业倦怠的倾向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在情感耗竭方面应特别关注警龄较长的"老警察"和工作成绩被认可度不高的综合管理类警察;工作疏离方面应特别关注工作压力较大的治安类警察;在工作效能方面应特别关注对执法环境变化适应力较弱的"老警察"和工作与家庭矛盾突出的已婚警察。建议要积极探索并建立依法履职免责制度;要加强组织干预及时缓解疏导职业倦怠压力;要落实强制休假制度,并科学、灵活安排休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派出所250名民警进行职业倦怠量的调查,发现派出所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较全国常模高,具有较高的职业倦怠。其中情绪衰竭在婚姻状况、警龄和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成就感低落在性别、婚姻状况、警龄和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职业倦怠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项调查显示:近80%的职场人士感到精神紧张和有压力;2/3的职场人士感到压抑和焦躁;超过70%的职场人士对工作产生倦怠,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一般来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波峰和波谷,职业倦怠期和人的生理周期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为什么会进入职业倦怠期呢?究其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种。主观原因:一是工作压力或挫折打击的长期叠加。35岁左右的职场人经过多年打拼,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位高权重",工作压力日渐加大,加上新人不断涌现对"高位"造成一定压力,使得"白骨精"们尤如穿上了停不下脚步的"红舞鞋"。  相似文献   
7.
杨扬  朱兰 《法制与社会》2014,(7):183-184
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尝试从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视角来探讨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云南省安宁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问卷调查的结果,即"在‘付出大于回报’的情况下,被测者的职业倦怠程度会更为严重",以心理工作环境"失衡"为切入点,探析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在主观"失衡"方面,个人对于"回报"期望过高而不知如何"付出";在客观"失衡"方面,一是组织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保健因素"不高",激励因素"不足;二是偏低的社会公众信赖度削弱了基层公务员的个人成就感。因此,有效预防和纾解职业倦怠需个人、组织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王伟华 《行政论坛》2009,16(3):40-43
基于对天津市339名公务员的调查的结果显示,天津市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为中度.婚姻状况、年龄、学历、职务、单位类别是与倦怠感呈显著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公务员管理及制度等倦怠源对倦怠感具有预测性:倦怠感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下降三个维度也对倦怠后果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公务员面临着严重的职业倦怠状况,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公务员职业倦怠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际上具有代表的三维度理论作为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认为公务员价值观冲突悖论、奖励机制不足、工作压力较大与我国公务员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相关程度最高,并提出了打破价值观冲突悖论、完善奖励机制和缓解公务员工作压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