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302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163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 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  相似文献   
2.
何捷 《人民调解》2007,(6):35-35
4月6日凌晨一点钟,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泉外园社区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经过社区调委会和有关领导长达6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3.
交通肇事罪中四种"逃逸"行为之认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贵英 《法律科学》2005,23(1):66-70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中的多发现象 ,为刑事司法与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不同情况下 ,“逃逸”的刑法意义并不相同 ,刑法第 1 3 3条和 2 0 0 0年 1 1月 1 0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 ,总共包括了四种情形的“逃逸” ,分清这几种情况下的“逃逸” ,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案例:甲因故蓄意伤害A,并将其意图告知好友乙和丙,乙丙出于义气,决定出手帮助甲“教训”一下A,于是,甲乙丙三人在A回家的路上对A大打出手。开始,甲乙丙三人只是对A拳脚相加,在A倒地之后,甲拿起路边的一块石头猛扎A肋部,而乙丙也未加阻止。后经法医鉴定,A系因肋部流血过多以致死亡。针对上述案例,对甲定故意伤害(致死)罪不存在争议,但是乙丙应该对什么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则存在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也应该定故意伤害(致死)罪。该观点论者认为甲乙丙三人均是该共同犯罪的共犯,所以应该对整个过程的犯罪行为及其造成…  相似文献   
5.
朱颖 《行政法制》2002,(6):48-48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0年第2期载这样一案例:王烈凤诉千阳县公路管理段人身损害赔偿案,案情如下:王之夫马学智下班后骑自行车沿公路回家,遇大风吹断公路旁护路树,砸中头部致死。事故原因是路旁树木受害虫斑星天牛危害严重,部分树木枯死,上级批准采伐枯树。负责此段公路管理的干阳县公路管理段未采取采伐枯树的措施,致事故发生。千阳县法院审理认为:公路两旁的护路树属公路设施。路  相似文献   
6.
秦俊波 《当代广西》2006,(24):31-31
武宣县武宣镇回龙村的菇农覃寿闯逢人就说:“感谢人才小高地培训基地,是它使我掌握了过硬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菇致富能手。”覃寿闯几年前就开始种植食用菌,2005年参加人才小高地培训基地举办的技术培训后,凭着学到的过硬技术,带领全家发展并形成“凤尾菇、金针菇、双孢蘑菇、木耳、草菇、金福菇”全年产供销的食用菌生产,当年实现家庭人均增收6276元。在回龙村,像覃寿闯一样参加人才小高地培训后,通过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的农户还有许多。近年来,武宣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地引进人才、集聚人才和使用人才,针对武宣是一个后发…  相似文献   
7.
宁黎黎 《人权》2007,(5):24-25
据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道,截止到2006年,全球大约有1500万儿童因艾滋病失去父母一方或双方,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高达2500万。全球每天有将近1800名1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上  相似文献   
8.
9.
反致制度作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制度 ,人们对其存废历来争论不断。本文首先介绍反致制度的基本概念以及关于反致理论争论的焦点 ,同时通过对反致制度在国际私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认为采纳反致制度不仅能够满足传统国际私法的要求 ,也符合现代国际私法的价值观念 ,我国也应对反致制度进行改革并加以利用 ,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十年刑讯逼供致人死亡案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是严重侵犯人权、危害司法公正的执法犯法行为,也是公安执法工作中的一个"顽症".分析10来浙江刑讯逼供致人死亡案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少数领导对刑讯逼供问题重视不够、抓得不力;一些民警对刑讯逼供问题存在思想误区;民警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规章制度不落实、监督措施不到位.为此,要着力消除刑讯逼供的思想误区;要以铁的手腕整治刑讯逼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管理监督职责;要努力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和办案水平;要发挥科技手段在办案和监督中的作用;要形成正确的工作和考核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