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375篇
中国共产党   531篇
中国政治   1099篇
政治理论   145篇
综合类   3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世界上第一则报纸广告:出自于1650年英国《新闻周报》上刊登的一则寻马悬赏广告。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告:1930年11月5日至13日,英国伦敦德拜大街的尤金公司利用贝尔德有线电视,播放了奥林匹亚时装节上表演的“尤金式”电烫发广告。其内容是:只要使用尤金公司获得专利并命名为尤金·萨歇方式电烫发,就会得到柔软、美丽、自然的头发波纹。  相似文献   
3.
证券市场上因虚假陈述导致的民事赔偿案件中有关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是解决违法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关键。《规定》虽然对损失计算进行了规定 ,但是并没有明确采用该种方法的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下 ,虚假陈述行为人在不同情况下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理论依据 ,同时结合原理进一步剖析了现行《规定》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119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医药价格高、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建议的领衔者,是一位女性代表——湖南省永州市政协副主席、永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戴菊芳。 2005年10月10日,全国范围大幅度降低药品零售价格, 共涉及22个品种6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40%,减轻群众负担近40亿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历次药品降价措施中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另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积极采纳代表的建议,为了从制度上抑制企业变相涨价行为,制定并出台了《药品差比价规则》;为了配合医保目录对药品报销范围的调整,修订公布了《定价药品目录》,将政府定价品种数量由原来的约 1500种扩大到2400种。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时有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领域还出现蔓延势头。违法犯罪分子通过虚构事实、发布虚假信息和签订虚假合同等手段以及非法行医,误导、欺骗企业、消费者和患者,骗取钱财,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为了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国务院决定,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自认的效力基础来分析虚假自认效力,界定辩论主义地位,基于追求真实对辩论主义进行修正,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确定真实义务,才能正确认定虚假自认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5,(7):57-57
保健食品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7月1日起严格海关申报单;《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公布。  相似文献   
8.
荣振环 《法人》2007,(10):74-74
星巴克没有高科技、没有专利,成功完全建立在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9.
周晔 《人大研究》2005,(12):24-27
2005年5月24日,深圳市民李红光苦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遇,到《南方都市报》以10700元登载广告,为其12条分别涉及建立公平社保、打破管道煤气垄断、降低出租车起步价等内容的建议寻找“婆家”[1],一时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李红光因何选择以“广告”的形式提出建议,而其所谓的“广告参政”行为又体现了哪些潜在的问题呢?从政治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事件。一、“广告参政”———偶然事件乎?深圳市民李红光以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的形式,谋求与人大、政协之间的意见传递与沟通的行为,不仅为李红光本人赢得了“维权谏士”…  相似文献   
10.
易嘉 《中国律师》2007,(5):43-44
近来.一则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频频播放的美容产品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广告画面中.一位“老总模样”的人士向“克林顿”和“希拉里”推荐美国联邦再清椿面部智能修复系统。“克林顿”非常感兴趣,还露出了他特有的撅着嘴的微笑。最后他拿着这套产品向人们挥手致意,登上了直升机。发布广告的企业——美国再清椿亚太区总代理北京妆王科技公司的广告部经理崔先生说.这不是真的克林顿,只是片中的人物与克林顿长得非常相似,但这个广告要的就是“克林顿”的效果。崔先生介绍说,在这之前还有另一个广告,但在国内播出的效果非常差。自打改播“克林顿”后,人们一下记住了美国再清椿。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经常在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看到有人通过整容变得和某位明星一模一样,并且获得了大量商业广告和演出的机会。正是由于大量“明星脸”的出现,使得商家只需向模仿者支付远远低于邀请明星的费用便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而对于明星来说,本应该是他们利用自己的肖像获取利益的机会,却被自己的“盗版”抢了先机。这无疑是其肖像权财产利益的间接损失。那些通过整容等手段变成“明星脸”并借此从事商业活动牟取利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明星的名誉权、肖像权的人身利益,本文暂且不论,但我认为该行为已经构成了对明星的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