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尸生性蝇类研究及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提供法医学尸体死亡时间鉴定的准确性,对北京地区人尸上类区系进行了系统调查(1994~1996)。发现本地区共有双翅目尸生性类3科、12属、14种。其中常见种有红头丽、丝光绿、大头金、肥须亚麻、急钓亚麻、棕尾别麻和家7种。对其常见种的幼虫进行不同温度和湿度下培养,观察常见环境因素,如日历期、风雨天气等因素对其生长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类幼虫在其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速率加快,历期缩短;在同一温度和同一饲养条件下,发育速率因种而异;平均温度在28℃左右时,类幼虫发育最快,尤其是1~2龄幼虫,时间为1天左右,且较稳定。这些数据对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的难题。昆虫学方法已被认为是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方法。尸食性类发育生物学在死亡时间推断中有着重要地位。蚤体形微小,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可成为尸体上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昆虫证据。本文从尸食性蚤的作用、种属鉴定以及日龄推断方面,综述了利用尸食性蚤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为调查点,应用昆虫系统调查法进行羊鼻生活史调查,并对其各虫态期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羊鼻幼虫的百分比曲线呈不等称双峰型,发育速率时快时慢,冬季有滞育现象;该地区羊鼻的发生世代为1 a 2 代,2 代所用时间不等,且世代重叠  相似文献   
4.
利用积温和昆虫发育历期推测死亡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积累尸食性类虫态发育历期和积温的资料。方法采用动物尸体作诱饵,分别对自然飞到诱饵上繁殖生长的6种尸食性类的虫态发育历期和积温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经过观察,取得了棕尾别麻、丝光绿、紫绿、宽丽、巨尾阿丽、大头金等6种尸食性类的虫态发育历期和积温的基础数据。并采用倒计积温的方法推测实际案例中死者死亡时间,破案后证实推测时间与实际死亡时间一致。结论本文数据可为利用尸食性类虫态育历期的积温推测死亡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mtDNA中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Ⅱ(COⅡ)基因序列鉴定法医学中常见食尸性苍及其幼虫的种类. 方法 收集郑州地区大白鼠尸体上的苍及其幼虫,提取DNA,PCR扩增CO Ⅱ序列,测序,用Clustalx和MEGA 4.0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成虫与幼虫基因差异不明显,CO Ⅱ基因序列可以对棕尾别麻、巨尾阿丽和亮绿进行鉴定,铜绿与丝光绿进化距离较近,CO Ⅱ序列不能将他们区分开,同时还发现巨尾阿丽和亮绿存在种群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论 mtDNA中COⅡ序列能有效鉴定郑州地区部分常见食尸性苍的种类,方法 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王》采用荒岛小说的文学样式,构建出全新的“反讽式’情节结构,突破了传统的“荒岛变乐园”的理想化模式,开创了荒岛小说探索人性恶的先河;《王》并没有脱离社会现实,而是借助荒岛透视人性的弱点和西方文明社会潜在的邪恶,警醒人类不要让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7.
魏东 《法治研究》2014,94(10):70-81
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中践行"打虎拍"策略,成绩巨大,效果突出。但在微观刑事政策的理解执行上存在一定偏差,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法律解释适用上存在一定错误,可以而且应当在"打虎拍"中切实纠正。从刑事政策的系统关联性原理审查,当前"打虎拍"必须有所顾忌,必须同"依法治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协调,必须坚持现代刑事政策"三大一小理念"、"两个至上理念"和"单项校正理念"。从法律解释原理审查,当前"打虎拍"中必须适度协调好刑法解释的保守性与适应性这一对矛盾,处理好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刚性与弹性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对于关涉公权力条款的过度扩张解释的做法必须加以批判和纠正,而不是轻描淡写的商榷性批评。  相似文献   
8.
1 案件简介 2007年7月20日18时许,在我市市区某平房内发现王某(男,42岁)被害。经现场勘查发现被害人已腐败,口鼻腔中有蛆生长,根据晚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为3~4天,由于案情需要,需更精确了解死亡时间范围,以划定犯罪嫌疑人。遂提取死者口腔中蛆,根据蛆后气门的形态鉴定,主要为丝光绿幼虫,提取生长最长的蛆30条,放人75‰酒精将蛆杀死后放人盘内测量其长度,  相似文献   
9.
对感染驯鹿狂幼虫驯鹿进行了剖检观察,证实狂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鼻腔及咽喉黏膜,在当年的7月到翌年1月主要以一期幼虫为主,从翌年2~3月开始快速生长发育,在4~6月多为二、三期幼虫。从翌年5月开始,成熟的三期幼虫随驯鹿打喷嚏排出体外羽化为成。通过对驯鹿狂生活史的观察,表明在大兴安岭地区,驯鹿狂三期幼虫在50%~70%的湿度、21.5℃的平均温度及21.5℃下的451.5~666.5℃总积温下,经21-31 d羽化为成,羽化率为59.6%。成出现于6-9月份,在7~8月份达高峰期。驯鹿狂1年发生一个世代,在驯鹿体内的寄生生活长达9-10个月;雌性成每次产胎蚴30-80条,一生共产800-1000条;雌寿命比雄长,约为1-3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mt DNA中COI(348bp)、COII(637bp)及16Sr DNA(513bp)基因序列鉴定贵阳地区常见尸食性类的种属。方法收集贵阳地区常见尸食性类标本,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后提取胸肌DNA,扩增COI(348bp)、COII(637bp)及16Sr DNA(513bp)基因片段,测序后用DNAMAN 4.0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拼接,NCBI中的BLAST、MEGA 5.2软件包对所得序列分析建立种内及种间进化分歧率,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COI种间平均进化分歧率为12.55%,种间范围在3.0%~18.6%,种内范围在0%~0.7%;COII种间平均进化分歧率为13.73%,种间范围在5.3%~21.6%,种内范围在0%~0.6%;16Sr DNA种间平均进化分歧率为4.54%,种间范围在0.4%~7.6%,种内范围在0%~0.4%。结论 COI、COII及16Sr DNA可用于尸食性类的种属鉴定,该方法可作为传统分类方法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