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7,(3):62-63
蝗虫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有维生素A、B、C及磷、锌、锰、钙、铁等成分。其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比鱼类高出1.8%-28.2%,比肉类、大豆都高。尤其含丰富的甲壳素,甲壳素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是人类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
殷辂 《学习月刊》2012,(24):14-15
香港与大陆人的素质问题成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舆论焦点.“蝗虫论”和“狗论”的极端情绪甚嚣尘上.这些谩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平静.但是背后的问题却不会被时间解决。“蝗虫论”和“狗论”都在谈论所谓的素质.但素质绝不是人种或地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阳波 《法制博览》2009,(17):64-64
1950年天津的文物专家乐翻天了!因为他们居然在天津市财政局的一个库房发现一颗翠玉白菜。当然,最有名气的翠玉白菜莫过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了。不论几次的民意调查,翠玉白菜始终是十大国宝的第一名。这棵白菜是由翠玉琢碾而成,翠绿的菜叶上还有两只昆虫,一只是螽斯、一只是蝗虫(中国人认为这两种昆虫代表着多子多孙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李兴濂 《各界》2013,(11):2-2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算得上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能够纳谏,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当时“东至于海,南至于岭”,老百姓睡觉不必关大门,  相似文献   
5.
蝗虫来临,往往遮天蔽日,食草木,吞稼禾,以致颗粒无收,饥荒加剧,人口锐减,甚至引发社会大动乱。因此,蝗灾和治蝗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对象。蝗灾是我国古代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也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害"。蝗虫来临,往往遮天蔽日,食草木,吞稼禾,以致颗粒无收,饥荒加剧,人口锐减,甚至引发社会大动乱。因此,蝗灾和治蝗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最近,香港某些人发表内地人为"蝗虫"的言论。虽然事出多端,但这一言论在当代社会中应被理性的人予以反对。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经由民意渠道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而不应由双方无辜的公民承受无聊的"骂名"。  相似文献   
7.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城大旱,闹起蝗灾。唐太宗到皇家菜园中查看庄稼生长情况,看到蝗虫,就逮住几只诅咒说:“粮食是百姓的生命,你吃了粮食.就是危害百姓。”说完就要吞下蝗虫,随从们说:“吃下去恐怕要生病,千万不能吃。”唐太宗说:“我希望灾祸转移到我身上.还怕什么病呢?”就把蝗虫吞下去。  相似文献   
8.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热闹的鞭炮,去年8月,3个崭新大棚的建成意味着威远县严陵镇大学生村干部创建的东亚飞蝗养殖试验基地正式启动。这个由严陵镇大学生村干部官大燕和陈钟创建的基地位于桥里村十组,由占地150平方米的3个养殖大棚、1.5亩饲养种植场构成。  相似文献   
9.
王吴军 《法制博览》2009,(19):26-26
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来势凶猛,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神仙会来消灭蝗灾。许多官员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就开始扮演“大忽悠”的角色,投其所好,纷纷对真宗说,国家不必忙着灭蝗,神仙会来帮忙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蝗虫灾害减灾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乐  陈永林 《中国减灾》1992,2(1):50-52
蝗虫灾害是种国际性的自然生物灾害。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有蝗灾的发生。全世界常年发生蝗灾的面积达4680万平方公里,全球1/8的人口经常受到蝗灾的袭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从周末春秋到1950年的2600多年中,蝗灾就发生过800多次,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一、蝗虫灾害的特点和规律蝗灾做为一种自然生物灾害与其它自然灾害有类似之处,即灾害的形成、发生和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性是可以通过人类的科学研究逐步认识,达到监测、预测和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