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视点     
《工友》2009,(5)
国有资产在"解放思想"的名义下被鲸吞国务院《血液制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单采血浆站由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或者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单采血浆活动。但贵州省黔东  相似文献   
2.
王晨 《证据科学》2001,8(4):186-189
本文着重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美欧等西方国家遭遇的因临床输血(血液和血液制品)而导致大量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重大事故。并从此出发,评述与输血感染病毒有关的西方国家的血液安全管理和民事赔偿的传统立法及其最新发展。揭示血液安全的政策、立法难点以及民事赔偿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在赔偿和促进安全方面的潜在不足。介绍西方国家广泛采用无过错责任赔偿方案,作为促进补偿、缓和矛盾的手段。通过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实践对我国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罗秋江 《学理论》2008,(8):I0002-I0002
哈尔滨无偿献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以柳堤为首的新任领导班子通过实行“哈尔滨121模式”,既确立一个理念(献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无量);建立两个机制(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激励机制);达到一个目的(为社会提供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在短时间内使哈尔滨市无偿献血局面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关于审理输血感染丙肝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输血感染丙肝引起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近两三年来上升很快,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施行后,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由于举证责任的转移,患者一旦被确诊为丙肝,曾在医疗机构输过血,往往寻求诉讼途径,要求采供血机构(血液中心或血站,下同)及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  相似文献   
5.
论输血感染疾病的法律属性及其民事损害赔偿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输血导致受血者感染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诸如此类案件的定性、因果关系的判断、归责原则的确立、甚至法律法规的适用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致使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既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可供遵循 ,也无相应的司法解释可据引用 ,以致相同的案件会产生差距甚远或截然不同的审判结果。本文从司法实践的角度 ,对输血感染疾病的法律属性及其民事损害赔偿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血液安全的责任与赔偿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着重论述了 2 0世纪 80年代美欧等西方国家遭遇的因临床输血 (血液和血液制品 )而导致大量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重大事故。并从此出发 ,评述与输血感染病毒有关的西方国家的血液安全管理和民事赔偿的传统立法及其最新发展。揭示血液安全的政策、立法难点以及民事赔偿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在赔偿和促进安全方面的潜在不足。介绍西方国家广泛采用无过错责任赔偿方案 ,作为促进补偿、缓和矛盾的手段。通过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实践对我国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经2008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4次会议和2008年5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8.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于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健康权、生命权。  相似文献   
9.
只有正视血液制品生产管理上的种种现实问题,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吉林省长舂市24岁的农妇尹文娇,3月8日产下一名女婴后并发大出血,于3月15日凌晨死亡。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如果及时使用人血纤维蛋白原特效药,尹文娇的存活希望在90%以上。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本应常备的救命药品在国内却普遍稀缺。  相似文献   
10.
甄静慧 《南风窗》2010,(15):56-60
为什么血液制品在恢复产量后,市场紧缺的情况比以前更严重?为什么医院和正规药商没有药,黑市却总是有渠道拿到货来炒卖?血液制品的问题到今天,早已不仅仅是价格高低、商人造假或血源紧张那么简单,这背后是各种利益在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