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明代嘉靖<定海县志>(即<镇海县志>)、清代光绪七年刊刻的<澥浦郑氏宗谱>等史料中可以看出十七房郑氏在宁波帮中的创始地位及作用,十七房郑氏在宁波帮中的领军人物、宁波帮最早的"红顶商人"是郑勋、十七房郑氏是"宁波帮"中绵延时间最长、势力最大的商业家族.  相似文献   
2.
随着利用网络进行商务的消费者增加,各种各样的消费纠纷亦相伴而生。这种纠纷因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及数字化商品(digital products)等特性会比传统的交易方式更为复杂。据信息产业部有关调查显示②:目前网民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非常担心,主要体现在对网上经营者的商誉和付款的安全方面有所担忧。大约八成以上的网民认为“目前网上交易退换货没有保障”,和“付款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同时许多类似的调查与报  相似文献   
3.
裘真 《学理论》2008,(19):82-83
唐代诗人自居易在其一首名为《朱陈村》的诗中写道:“徐洲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为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金融机构开展贷款业务,一般都使用格式借款(包括担保)合同,即合同的条款都是由金融机构一方预先拟定,对方借款人(包括担保人)只能表示全部接受或者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使用,无疑极大地方便了借、贷、担保各方的融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金融机构在使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不少的弊端和风险。为了充分体现和实践公平、自愿的契约精神,确保信贷安全,金融业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对使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弊端与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根据笔者的研究和理解,金融机构在使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和防范以下五大风险:  相似文献   
5.
加强地理标志的商标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成伟 《知识产权》2002,12(2):34-37
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新修正的《商标法》已于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我国现行商标法是1982年通过的,对现行商标法进行重大修改,既适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新发展,也是为了履行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规定的要求。新修正的商标法由原来  相似文献   
6.
1760年广州十三行商人在地方官府的指示下成立了贸易垄断联合机构——公行,招致西方各贸易公司商务代表——大班们的抗议。本文在深入研读荷、英原始档案的基础上,试图简要回顾西方各国大班如何协调彼此意见以及如何与行商及当地官员交涉,以应对公行的设立。  相似文献   
7.
美国"形象公开权"(the right of publicity,又 称"形象权"或"公开权")是指公民对其自身的 姓名、肖像等代表形象的标记进行商业利用的 一种独占权。美国学者认为"形象公开权"属于知识产权 领域;目前我国一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形象公开权"的 性质和内容后,也主张将这一权利划入知识产权,主要理 由是:从范围上看,形象公开权属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相似文献   
8.
杨红林 《传承》2010,(1):46-47
<正>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  相似文献   
9.
陈志平 《中国检察官》2002,(4):10-10,18
今年,高检院在全国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立足监督、讲求效益、有限救济”的有效监督理念,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理论,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有效监督”理念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与同行商槎。  相似文献   
10.
公行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铁贞 《民主与科学》2004,40(2):140-144
清政府通过独创的公行制度以规制来华外商的商业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国家主权的完整性.然而吏治的腐败、行商的枉法以及清政府执政能力的弱化,决定了公行制度不可能被有效实施.公行制度对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