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信用证诈骗罪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违反有关规定 ,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利用信用证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既包括自然人 ,也包括单位。境外公司、企业针对我国的银行或者公司所实施的信用证诈骗行为 ,视为自然人犯信用证诈骗罪 ,对其直接责任人员按自然人犯信用证诈骗罪定罪处罚。主观方面 ,本罪只能是出于直接故意 ,且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客观方面表现为刑法第 195条规定的 4种情形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于信用证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李彦彦 《行政与法》2005,(5):127-128,F003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是现在商业发展需要而非法律制度的产物,信用证平衡了买卖双方的风险负担而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支付方式,在国际支付中起到了不能取代的作用.严格相符(strict compliance)是信用证法律关系中一项独特的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和商业实践中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本文将结合案例从实质相符和程序相符两个方面讨论严格相符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欺诈,是指信用证受益人在根本无货或者质量低劣无法交货的情况下,单独或与他人恶意串通,伪造符合信用证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单据,从开证行骗取信用证项下货款,从而使开证申请人遭受经济损失的行为。开证行如无证据证明信用证项下单据是受益人单独或与他人恶意串通伪造的,目的是从开证行骗取信用证项下款项,且该伪造行为已经给开证申请人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不能援引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拒付信用证项下款项。  相似文献   
4.
张淑玲 《法学杂志》2006,27(2):117-119
信用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之一。伴随着信用证制度的发展,信用证欺诈与诈骗等违法犯罪问题亦日趋突出,如何正确界定、处理信用证欺诈与诈骗,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是立法及司法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维护良好的金融管理秩序及信用证制度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然而屡屡发生的信用证欺诈行为却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发展中国家往往是欺诈的主要受害者,其中就包括中国。因此,必须寻求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以期为国际贸易实践中有效防范信用证欺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诈骗罪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证诈骗罪是我国修订刑法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新型犯罪,近年来发案率较高,危害巨大,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不少疑难急议问题.本文对信用证诈骗罪犯罪的构成和认定中的若干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以其高效、快捷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重要的支付工具。然而,作为信用证交易中心环节的银行审单却由于标准的分歧和争议致使信用证的拒付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信用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以审单标准的四项主要原则,即表面相符、单证相符与单单相符、严格相符、合理谨慎为线索,结合立法、惯例与实际案例,尝试性地对审单标准予以较为细致的考察和剖析。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诈骗案件是近年来多发的一类经济犯罪案件,其常见犯罪手法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付随单据、文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诈骗等。对于该类案件的侦查,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查措施,主要有分析信用证运作流程,寻找侦查突破口;收集查证相关单据凭证,为认定犯罪提供关键证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外逃;树立深挖犯罪思想,努力追缴赃款赃物;加强合作,建立查办信用证犯罪的协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是一家银行(开证行)按照其客户(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向另一方(受益人)所签发的一种书面约定。信用证的产生,本身就是因为异地异国间的贸易中存在着欺诈的可能性。由于信用证交易的复杂性以及信用证制度本身只关注单证相符而不去考虑其它因数的特点,导致信用证欺诈的频繁发生。信用证欺诈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研究信用证欺诈问题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对于信用证的欺诈方式和防范措施的认知,对于防范信用证欺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证模糊指示条款会使银行和客户单证业务人员产生理解歧异,对单据不符点是否成立产生争议,从而造成银行信用证业务的操作风险。银行和客户单证人员必须注意信用证文本中的指示语句,切实防范信用证"模糊指示"存在的风险,并努力做到:在开立信用证时,将模糊指示剔除出信用证文本,以免后患;收到含有模糊指示的信用证时,要及时联系相关当事人在装货发运前对信用证做出必要的澄清;受益人发货交单后,对开证行借口模糊指示而无理拒付的,不能对之姑息迁就,不要怕麻烦,按照有理有据有节原则,积极对开证银行所提不符点进行反驳,维护银行和客户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