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所谓诉辩交易,是指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前,控诉方因掌握被告人犯罪的证据较少,并且收 集证据比较困难或代价高昂,为避免所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或为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而以作出较轻的指控、许诺代为向法官求情为代价,换取被告人有罪的供述,而与被告人(一般通过辩护律师)在庭外讨价还价达成妥协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2.
许诺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奇怪的实践,是因为人们没有理解其道德约束力的来源。作为产生自我承担性义务的典范,契约论者用许诺来说明公民的政治义务,这是契约论的核心理念。但是这种类比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政治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许诺实践,而且政治义务也并不奠基于践诺义务。这种观点对自由主义是致命的,它威胁到自由主义大厦的基础。为此,契约论者必须找到新的论据来证明公民为什么有义务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3.
毛大春 《知识产权》2001,11(4):28-30
一、引言2000年8月25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我国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正案。此次专利法的修订,适应了现代化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需要,对专利权提供了更为有效、更为广泛的法律保护。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原专利法第八条中有关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权人的权利进行了扩充,赋予了专利权人的一项新的权利——许诺销售权。许诺销售(offering for sell),亦称提供销售或为销售而提供,简言之,就是明确表示愿意出售某种产品的行为。①  相似文献   
4.
修订后的《专利法》对外观设计提供了许诺销售保护。本文在法学理论分析基础上探讨了许诺销售侵权构成,根据外观设计创造性成果地位论证了保护设计要点的必要性,为外观设计划定了适当的保护范围。并对两类许诺销售侵权提出了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简要案情】原告邹某是牡丹江酒厂的董事长,享有 ZL03346884.2号酒瓶外观设计专利权。牡丹江酒厂经邹某许可使用邹某的外观设计专利酒瓶生产、销售牡丹江特酿白酒。被告雪乡酒业公司自2004年至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之一,而TRIPS作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个知识产权协议,突出反映了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最新趋势,即国际化并与贸易紧密相联。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一趋势。本文将结合《专利法》的两次修正,尤其是第二次修正的情况,探讨一下TRIPS对我国专利立法的影响,及我国专利法完善的意义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行动”与积极生活——解读阿伦特的《人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条件>是阿伦特继<极权主义的起源>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阿伦特指出本书要探讨的主题就是--"想想我们正在做什么".全书以"劳动"、"工作"以及"行动"作为拥有生命的世人的三种基本条件,并对三者分别加以论述.但笔者以为,阿伦特在这本书里关注的焦点是"行动".因为它有一种开创新的活动的潜能,但是就是这样一种为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条件正在逐步地消逝.阿伦特就此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补救措施.本文作者在阐明阿伦特理论的同时,分析了阿伦特之所以十分强调"行动"的因由.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收受型受贿罪的成立必须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要同时具备利用职务之便和为他人谋取利益两要素。然而对“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中的定位,向来引起学界和实务部门颇多争议,也困惑着司法实践,对这一问题的合理设置不但与法条的可操作性关系密切,而且与法律能否抗制复杂多变且愈演愈烈的受贿犯罪直接相关。本文结合司法实务着重从受贿犯罪的本质上,对当前理论中的各种观点进行深入的反思,并结合实例提出笔者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威胁、引诱、欺骗"的讯问策略方法是否具有适法性在学界一直具有争议,近年来关于应对"威胁、引诱、欺骗"的讯问策略方法具有一定容许度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许诺的实质也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利益诱导,其与引诱的区别何在,在我国侦查讯问中能否适用及如何使用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衣庆云 《知识产权》2001,11(1):36-37
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对《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正案。该修正案对专利法进行了多处较大的修改,及时适应了中国加入WTO以后专利制度与TRIPS协议(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接轨的需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专利法》第11条集中规定了专利权人的权利范围,是该法的核心条款之一。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