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283篇
中国共产党   147篇
中国政治   665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3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市局所属相关单位,各区统计局、经济社会调查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调查队:《北京市统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19年版)》已经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统计局第17次局长专题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2.
建立科学公正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性手段和制度性保障。西方基金业绩评价理论的核心集中在基金是否能够战胜市场及基金经理是否具有市场时机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两个方面,借鉴西方基金业绩评价理论对于我国建立及完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试析证券民事赔偿司法解释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券民事赔偿司法解释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毋庸置疑 ,但其存在的诸多局限性 ,仍然使受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司法救济。如前置程序屏障、揭露日和基准日的确定、揭露日前卖出证券不受保护、诉讼方式的限制等问题 ,亟待有关部门进一步诠释、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律师主要为上市公司提供两部分服务,一是就证券发行或公司重大事项向公司或监管当局出具承诺函、意见书、验证笔录等法律文件。二是就公司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中的法律问题提供建议。通常认为,前者涉及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因而律师有审查公司行为合法性的义务,保证出具的文件不存在虚假、严重误导或重大遗漏。至于后者,律师仅就其提供的服务向上市公司承担责任,并无监督或披露公司违法行为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5.
在行政处罚案件中,涉及到第三人的案件大量存在。但是现行行政处罚法中并没有明确地设定第三人制度,这对案件的处理带来诸多障碍。设立第三人制度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有利于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处罚决定的接受和执行。第三人的设立符合法律公平正义原则和行政法基本原理,可以降低执法成本及节约社会资源。在行政处罚案件中,法律应赋予第三人具有参与权和救济权等权利,这样便于第三人积极参与行政处罚程序,保证其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证券市场上基金很少有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超过4%的交易。多数基金几乎每时每刻在卖一卖二卖三和买一买二买三价位上同时挂着数量巨大的买卖单,基金价格基本上就在上下三四分钱价位内波动,市场人士戏称为基金交易中“夹板现象”。本文试图从基金夹板现象产生的原因、效果以及对保险公司投资运作和对市场的影响,分析我国基金交易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对证券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有明确规定,且对赔偿数额的规定相当具体.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地方有缺陷,所以,至今为止,真正追究民事责任的案件极少.香港地区则一例也没有.但台湾香港地区的学者对此还是进行了积极探索,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红头文件”制造行政上的“霸王条款”。集中暴露了某些政府部门“权大于法”的意识。这些借“红头文件”为自己增加设定权力的部门.还是简单地将自己的职责认定为“管理”.进而将“管理”认定为“处罚”,甚而至于将“处罚”认定为是罚款,将罚没收入与部门利益挂起钩来。于是,本不该处罚的行为,偏要处罚;  相似文献   
9.
为民 《支部生活》2007,(9):45-45
行政责任,是指当事人因为实施法律、法规或者企事业单位章程、规章所禁止的行为而引起的行政上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实质上是一种针对轻微违法失职行为的或者违反内部纪律要求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的行政制裁。行政责任可以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