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可能做错事,有的知错就改,且能从中汲取教训;有的却坚持错误,刚愎自用,千方百计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最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事后曹操”就属此类。曹操做事时,曾多次在事前考虑不周,事后明知不对,却毫无悔意。在朋友吕伯奢家误杀了吕的全家却还厚着脸皮,不肯认错,说什么“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中了周瑜的反间计,错杀蔡瑁、张允二将,却昧心地说蔡、张勾结东吴;因妒杨修之才而杀之,却说杨修“乱我军心”……诸多事例说明,“事后曹操”从无悔过之心,自责之意,是一个典型的推卸责任、保全自己的政…  相似文献   
2.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33-33
1930年。叛徒陈梦华出卖了四川省委主要领导,省委书记刘愿庵等3名优秀共产党人在重庆被杀害,导致省委工作一时瘫痪。不久之后,陈梦华被驻扎江津的国民党部队“误杀”,其中天衣无缝的锄奸行动,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透视国外警察开枪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琦 《人民公安》2007,(10):50-51
近年来,随着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升级,各种暴力袭警和警察误杀事件也随之出现,如何进行有效处理成了困扰世界许多国家警方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吕斌 《法人》2007,(8):68-69
纵观此次事件全过程,诺顿似乎又走了一条“出现危机——拒绝赔偿——不得不赔偿”的老路子。从危机公关角度看,如果企业在危机处理上能更积极一些,应该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5.
一、被误杀的缘由和经过 20世纪30年代初,广东东江发生了一大冤案。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政委吴炳泰被作为“AB团”头子、中国社会民主党领袖而杀害。 为什么一个红军的高级将领被自已人误杀?原来,从1931年6月开始,东江革命根据地就开始错误地进行反“AB团”的斗争。早在同年1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左”  相似文献   
6.
张晔 《科技与法律》2007,(5):109-112
问:诺顿反病毒软件误杀事件给广大用户造成的是何种损失? 答:在分析“诺顿反病毒软件误杀”事件的性质之前,回顾这一事件的过程,有助于将误杀事件的性质叙述清楚。2007年5月18日,当众多美国赛门铁克公司生产销售的“诺顿反病毒软件”(Noaon AntiVirus)的使用者打开电脑时,都出现了蓝屏现象,并且根本无法登录系统。这对于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人不啻为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7.
彭祖女  白璐 《法制与经济》2009,(24):127-128,130
唐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但唐律已经注意到把犯罪行为与主观相结合。唐律中将杀人犯罪划分为六种类型:谋杀、故杀、斗杀、误杀、戏杀、过失杀。对于误杀、戏杀、过失杀的定罪量刑不仅考虑其主观心态,还要根据其犯罪性质的轻重、犯罪的结果和犯罪的危害性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唐律的这些规定对后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成宾  李琦 《民主与法制》2007,(9S):50-50
今年6月5日8时30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5团柳沟派出所接到15连四川籍女工杨玲的报案,说她远在四川老家的丈夫不知听谁的谣言.认为她在连队与当地男人鬼混.就从四川赶到奎屯,扬言如果真有其事,就用刀杀了她,她只好请派出所救助。  相似文献   
9.
2020年年初,一部国产电影表现十分"惊艳",这就是《误杀》。这部电影翻拍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如同原版电影名字直观表现的那样,《误杀》讲述了一个叫李维杰的男人为了保护卷入"误杀"案件的家人而瞒天过海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视角,做出了不同的解读,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唐律误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晓林 《法学研究》2012,(5):198-208
唐律中的误杀指行为人因其主观认识与客观情况不符而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误作为一种非故意而予以宽宥的形态在唐以前已非常固定,在唐代及后世文献的记载中没有实质变化。《唐律疏议》中误共出现190次,涉及到46条律文,其含义均涉及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及责任形式。唐律中的误杀可分为起因于劫囚、窃囚、盗、斗殴、谋杀,以及疏忽大意所致的误杀六类。全面解析律文所列的具体误杀行为与刑罚的对应关系是研究唐律误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