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凶22年     
埋头足足狂奔了几百米之后,郭潮(化名)还在不停地向两边张望,尽管他知道,深夜不会有人在这样的城乡接合部游荡,但他始终说服不了自己放松警陽。手里的一只女士小提包已经被郭潮捏得有些变形,他这才想起来,包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他还没看过……  相似文献   
2.
收放与疏堵     
《当代贵州》2012,(17):65
即使有少数人在一个时期和我们意见不一致,也应好好说服他们。《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496页讲错了话可以批评,但是要用道理说服人家。说而不服怎么办?让他保留意见。……错误的意见,让他暂时保留,将来他会改的。许多时候,少数人的意见,倒是正确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实,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说服的一种。基于说服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实现五个"转变":教育理念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教育内容从科学认知向生命认知转变,教育过程从理论世界向生活世界转变,教育方法从单向理论灌输向立体呈现转变,教育关系从主客关系向主体间性转变。创新路径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信力,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气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人文性,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宋明炜 《新民周刊》2012,(25):84-84
一百五十年后,新英格兰的六个殖民地率先反抗英国,用"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说服繁荣的纽约和富庶的弗吉尼亚等南方诸州,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那一次去普利茅斯,半路下起小雪。到了那里,才发现所有景点都关门。怀着雁过拔毛的心意,走进一家古香古色的烟草店,买了个八辈子都用不到的烟斗。烟草店掌柜是位老年绅士,收银的时候问,  相似文献   
5.
一、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建构的内在规律解读 对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建构决定于证明主体和证明对象的分层,这是其内在规律,如此可进行如下三个角度的层次性区分: (一)对不同的证明责任承担主体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6.
化妆品行业对广告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其原因主要在于广告的商业作用,即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增加销量。广告能促进销量,与广告所使用的说服技巧大有关系。一个好的广告,一定是能够潜移默化地说服观众心理,引起观众消费行为的。  相似文献   
7.
说服作为一种以求得对方理解和认同为目的的谈话活动,是公安民警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不论是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还是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都离不开正确的说服方法。本文基于当前公安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常见的说服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实际案例对每种说服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领导的说服艺术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活动中,需要把领导的思想、意图、决策、愿望和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转换成群众从内心深处接受的自觉自愿的行动。实现这种转换的重要方法即说服。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孟子于《公孙丑章句上》中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因此作为领导,必须在领导活动中十分讲究说服的艺术,使群众心悦诚服地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实现各种决策,完成各种任务。广…  相似文献   
9.
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为典型的古典证明责任的立足点在于实体法法律规范性质的分析,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历经德、日民事法学人的沉淀洗练,曾成为学界的通说。但是,法律要件分类说不但在规范分类、间接反证、主观举证责任分类标准等问题上难以理清各种理论纷争,而且其对于动态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举证责任的转换以及与证明标准的关系缺乏必要的关注,也难以与现代民事诉讼的辩论主义、争点整理程序相协调。我国民事证明责任改革应当从"法律要件分类说"的迷思中走出,以"阶段的举证责任论"来重新构建我国的民事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治安调解工作中,民警的公信度、所传达的信息、所运用的策略以及说服对象的差别共同影响着调解工作的成效。"说服模型"将上述四个关键因素融为一体,在治安调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民警在调解工作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说服模型",就能提高调解效率、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