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庆梅 《法庭内外》2007,(12):53-54
素来不喜欢法家思想,总觉得它永远带着独裁者的口吻冷冷地试图主宰芸芸众生。有人曾说,中国在诸子百家的角逐中,法家思想的惨败和儒家思想的胜出,或者更准确地说,孔孟儒家思想的胜出直接影响了中国和西方社会几千年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说法似乎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局中,  相似文献   
2.
正书荐作者:魏征出版:团结出版社《"群书治要"考译》摘录:用人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保证。魏征从唐代以前的经、史和诸子百家等古籍中搜集剪辑而成的《群书治要》中,引用了大量有关用人与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事实和论述,反复说明"为政之道,在于得人"。推荐人: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罗凌这是一本失而复得之宝书。由于印刷术不发达,《群书治要》至宋初在中国已失传,幸有日本遣唐史把该书带到日本。1781年,日本用活字刊印该  相似文献   
3.
谈诸子百家     
吴营洲 《法制博览》2010,(18):50-51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称霸,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但,言论最为自由,政治最为开放。就政治空气、学术氛围而言,其时当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几可称之为无与伦比。于是就出现了“诸子百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字最早见于金文,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诸子百家争论不休,但对“和谐”却都心向往之。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墨子的“兼相爱”,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它集诸子百家之智慧,汇各方思想之精华,使管理思想日渐丰富,成为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宝库,是指导管理活动实践的知识遗产。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尽管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是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思想光辉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推进而泯灭,恰恰相反,它能够从历史中走向今天,为当代各种纷繁复杂的管理活动提供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原大地,人杰地灵,孕育出中国文字学开山鼻祖——许慎。 据史书记载,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万岁里(今漯河市召陵区姬石乡许庄)人。许慎8岁入学,13岁开始读《五经》、诸子百家著作和天文、数学、医学等典籍。他20岁仕郡功曹,协助郡守处理全郡公务。公元83年,许慎奉召入京,为太尉南阁祭酒。在此期间,许慎利用有利条件,在皇家书库博览群书,为撰写《说文解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纪尚坤 《学理论》2011,(23):33-34
中国史前文化的内在演变经历了巫教——宗教——礼教三个阶段,并具有着内在同一性与相似性。巫教文化是文化演变的内在基因;宗教文化注重个体生命的解脱与"道"的追求;礼教文化则由"道"下落为"术"。先秦诸子之学是通过各家之"术"返求于"道"的认知。通过分析可知,先秦诸子之学实则是对"古之道术"的发展与细化,并非单纯的人类理性突变式地觉醒与相互之间的表相上的对立与争执。  相似文献   
8.
虞长生 《民主》2009,(6):24-27
一、追本溯源,百家争鸣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诸子百家在心理疏导方面提出了心理问题的防范与教育方法,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很多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刘晓丽 《春秋》2013,(2):28-29
在济南经四路370号,坐落着一幢19世纪末由德国人设计建造的二层小洋楼。这座德式的楼房记载了济南的历史,见证了不屈的英魂。这里就是原国民政府驻山东特派员办事处旧址,是蔡公时烈士殉难地,也是济南"五三惨案"重要纪念地之一。近几年来,经过共同努力,由济南市文物局对这座建筑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