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福州东街口百货大楼的造反派把人的骷髅头挂在楼顶上,动了真刀真枪。街上流弹横飞,怕机关里的孩子乱跑出事,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刘国兴提请后勤部党委研究决定,派干部专人管理他们。不久,有管理干部报告刘国兴说,孩子们最近成立了"野战军",  相似文献   
2.
唐燕能 《各界》2014,(11):8-10
1948年春,蒋月泉曾参加过国民党领导的上海“戡乱建国”宣传总队,这个问题在1953年民主改革、1955年肃反中都作过书面交代,结论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与蒋月泉情况完全相同的唐耿良也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他的入党。“文革”中,蒋月泉按照造反派的要求,把这一历史问题重新作了书面交代。蒋月泉承认,他在1949年春节曾接到评弹研究会通知,要他到上海电台参加义务播音,募捐慰劳“国军”。他去唱了一段开篇。这是他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相似文献   
3.
1966年9月中旬的一天,一群红卫兵造反派以"破四旧"的名义,闯进梁思成在清华园的住所。一番搜查后,他们找到一把镌刻着"校长蒋中正赠"字样的短剑,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4.
杨朔之死     
1968年8月3日,正是文化大革命热潮中,杨朔离世。 长期以来,关于杨朔的死,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感染肺炎去世。另一种说法是被造反派迫害致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5.
宇文化及是隋末叛军首领,曾为隋炀帝太仆少卿、右屯卫将军。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他父亲是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隋末,宇文化及见隋炀帝昏庸,隋朝必然灭亡,于是起兵谋反,另谋建立新朝。虽被剿灭,但也过了一把皇帝瘾,只不过没“爽”几天,脑袋就让别人摘下来了。  相似文献   
6.
1967年,一些省市造反派相继起来“夺权”,一大批老干部被打倒。 这年2月初,为了及时处理“文化大革命”中各地出现的重大问题,中央决定每两三天召开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碰头会通常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2月14日的碰头会上,盛怒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冲着江青一伙说:“你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老干部一个个打光。”  相似文献   
7.
刘霄 《廉政瞭望》2014,(12):58-59
经历过抗日战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当过造反派,见过毛主席,粟远奎一生跌跌撞撞,精力旺盛。他拿着一把扇子,一边使劲扇风,一边对周围的一帮老人“战友”说:“生命不息,索赔不止.”这是他余生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8):40-42
《我和溥仪》记述了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在“劳改队”中与末代皇帝溥仪相处的许多小故事,描写了积极参加劳动却不会劳动的溥仪闹出的许多笑话:搬砖砸了脚、抬煤洒了一身、生火炉烧了头发眉毛、洗烟筒划伤了胳膊、时时受造反派训斥、被逼唱“鬼嚎歌”和“样板戏”等。著名画家丁聪用幽默的画笔再现当年心酸情形,令人内心酸楚的同时也引起深省。  相似文献   
9.
杨亚人 《党政论坛》2011,(18):62-63
“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上兴起一股“破四旧”思潮,许多文物被当做“封、资、修”遭破坏焚毁。造反派竟然盯上人民大会堂陈列的珍稀文物,提出要当做“四旧”通通砸烂。国宝级文物眼见就要遭灭顶之灾!民族文化瑰宝何去何从?当时,我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遵照周总理指示,将人民大会堂的文物撤下来封存,进行“红色革命化”,避免了一场劫难。  相似文献   
10.
宇文化及是隋末叛军首领,曾为隋炀帝太仆少卿、右屯卫将军,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他父亲是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隋末,宇文化及见隋炀帝昏庸,隋朝必然灭亡,于是起兵谋反,另谋建立新朝。虽被剿灭,但也过了一把皇帝瘾。只不过没“爽”几天,脑袋就让别人摘下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