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1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80篇
各国政治   192篇
工人农民   691篇
世界政治   11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2篇
法律   4186篇
中国共产党   11151篇
中国政治   14837篇
政治理论   2802篇
综合类   326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1019篇
  2014年   3575篇
  2013年   3144篇
  2012年   3656篇
  2011年   3694篇
  2010年   3481篇
  2009年   3071篇
  2008年   3379篇
  2007年   2514篇
  2006年   2685篇
  2005年   1472篇
  2004年   1273篇
  2003年   1189篇
  2002年   1133篇
  2001年   845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情并非仅仅是对人们不幸的处境表达怜悯和关怀,其表达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反应。亚当·斯密认为自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同情心的充分发挥,但同情为自爱增添了人性的光辉,同情衍生出的正义是在尊重自爱本性的基础上,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准则。然而斯密以同情构筑的道德大厦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是人民生活各方面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大力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治理话语和治理理论受制于现代政治经济学所设定的基本语境.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批评者,道德经济学可能为我们反思国家治理提供了恰当的切入点.后者强调经济的道德维度,尤其主张经济必须嵌入社会之中,其普遍价值依系于其潜藏的、开放性的社会想象.斯密所开启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以商业社会为基础,因此可以相容于道德经济学传统.但商业社会作为社会形态太过单薄,其依托的文明政体又太过弱小,从而引发了经济从社会中脱嵌的风险,并让更高层次的道德经济学出场变得必要.这种道德经济学把现代国家治理从根本上视为政治共同体的构造问题,我们因此需要一种整全性的国家治理之学,以便安顿好市场机制、政府权能、政治权力以及社会公平等要素.  相似文献   
4.
5.
王曼 《奋斗》2020,(8):33-34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实施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部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也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和愿望,必须根治道德领域长期存在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颖 《党员文摘》2021,(2):49-50
湖南省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着毛泽东一家自1952年到1977年的生活开支账本。这些发黄的账本看上去和普通勤俭人家的生活账本没什么两样,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一笔笔记录在内,连购买手纸、火柴等细微的花费都记得清清楚楚,真实再现了当年中国"第一家庭"的财务与生活状况,反映了这个家庭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家风。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21,(5):37-39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虽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已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原则,但目前学界对这一原则仍有存疑,其中,对"德治"内涵的不同理解是导致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之,梳理与条陈"德治"的词源本义,概述中国传统儒家"德治"的多重含义,阐述现代法治视域下"德治"特质,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军 《共产党人》2020,(2):23-2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提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扶持发展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李雪 《中国民政》2020,(5):41-43
当人们居家隔离时,一条暗河渐渐显露出来:桥洞下、树丛中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之人,病毒极可能在他们身上显出狰狞面目。疫情期间,他们的健康安全谁来保障?全国1623个救助管理机构。这不仅考验着救助管理机构的执行力,更需要创新力。疫情之下,单一的管理模式并不适用救助机构,他们要应对不同的场景:对在站受助对象,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来站求助对象,要加强身份甄别、健康检查及隔离观察;而街面巡查,则是完全暴露在高风险下。流浪乞讨人员流动性大、安全隐患高,需要一人一策,应急处置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