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方托品酰胺滴眼剂临床应用已有个别过敏的报告[1-4],但引起过敏性休克猝死较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男婴,3个月。因双眼无追物感于某月18日上午到某医院眼科就诊。行复方托品酰胺散瞳查眼底,双眼各滴1滴约2~3m in后,患儿哭闹,颜面突然青紫,四肢僵硬,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30m in后死亡。尸体检验男婴,尸长56cm,体重5.25kg。尸斑暗红色,分布于侧胸及背部未受压区,指压不退色。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0.5cm,双眼睑结膜苍白。指甲紫绀。打开胸腹腔,见尸血不凝。双侧气胸实验未见异常。咽喉部粘膜充血。双肺表面可见弥漫性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可疑电子烟油样品中合成大麻素及其主要基质、添加物的G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电子烟油样品用甲醇稀释后进行GC-MS分析,以特征碎片离子和保留时间对电子烟油中的合成大麻素及其主要基质、添加物进行定性分析,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对合成大麻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GC-MS定量方法中各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25~1 mg/mL,基质加标回收率为94%~103%,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在25份电子烟油样品中检出了5种吲哚或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电子烟油的基质主要为丙二醇、丙三醇,部分样品中还检出了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三乙酸甘油酯和尼古丁等添加物。25份电子烟油样品中合成大麻素的含量范围为0.05%~2.74%。结论 所建立的电子烟油样品中合成大麻素、基质、添加物的GC-MS方法选择性好、分离度高、检出限低,可用于多组分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所探讨的吲哚或吲唑酰胺类化合物的电子轰击离子源碎片离子碎裂机制有助于鉴定该类物质或其他具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Zhang HD  Yang TT  Zheng N  Sun TY  Liu L 《法医学杂志》2011,27(5):321-323
目的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研究家兔心肌酰胺A带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32只家兔处死后取出心脏,20℃保存,于48h内不同时间点取样并制作切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绘制酰胺A带图像,分析研究死后酰胺A带阳性与阴性面积比的变化规律. 结果 48h内随死亡时间(x)的延长,酰胺A带的阳性与阴性面积比...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尿中酰胺类除草剂的主要代谢物的衍生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利用小体积液液萃取方法对尿中的代谢物进行提取,经乙酰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合作为法医毒物分析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壬酸香草酰胺是新型催泪喷雾的主要刺激成分,旨在建立壬酸香草酰胺的分析方法,为打击相关犯罪活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以最为常见的3种辣椒素类物质(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壬酸香草酰胺)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弱极性的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进行分离,以进样口温度为280℃进行检测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结果 实现了3种辣椒素的基线分离,推断了辣椒素类物质的裂解机理,确定了m/z 137为辣椒素类物质的特征离子。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案件中催泪喷雾的检测,实现了喷雾中刺激成分的鉴定。结论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催泪喷雾中的新型辣椒素壬酸香草酰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实际案件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d-生物素自制N-羟基丁二酰亚胺6-生物素化酰氨已酯(长碳臂活化生物素)。质谱分子离子峰测定分子量为454;红外光谱分析各官能基团与分子结构式吻合。探讨了长碳臂活化生物素与精制马抗银环蛇抗体交联的最适比例。与普通活化生物素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同样抗体相比,稀释滴度分别提高4—8倍。  相似文献   
7.
新型合成大麻素类物质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对海洛因、可卡因、冰毒等传统毒品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游离于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之外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制贩和滥用形势日趋严峻。为逃避打击,该类物质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当某种物质被列入管制后,很快又有新的替代品被创造出来。以合成大麻素为例,2006年以来该类物质已由第一代萘甲酰吲哚类发展至第八代吲唑酰胺类。对未知检材样品中检测发现的5种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进行分析时获得的质谱图进行解析,总结了该类物质在碰撞诱导解离(CID)时获得的子离子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推测了可能的碎裂途径,并归纳了通过谱图推导未知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结构的方法,为该类物质的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分别对乌头碱染毒后不同时间组大鼠心肌NADHD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乌头碱染毒后30分钟,2小时和4小时的大鼠心肌NADHD活性明显降低并有定位改变,而染毒后12、24小时的心肌NADHD活性有所回升。证实产能较多的NADH氧化呼吸链在乌头碱中毒时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郑娜  梁曼  杨天潼  张海东  刘鸿霞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27(5):356-358,363,431
目的应用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织中酰胺Ⅰ、Ⅱ、Ⅲ含量及相互关系,以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冠心病猝死案例(均含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变)的心脏样本,在每个心脏心肌梗死边缘处取材2块,常规固定、制作蜡块、连续切片2张,其中1张行HE染色,经Dotslide 2.1工作站扫描设定陈旧性心肌梗死区为B组(病变区),邻近非梗死病变区为A组(非病变区);另1张切片常规脱蜡、脱水,在扫描图像指导下,于相应区域行红外显微光谱微区检测,应用OMNIC 8.0工作站处理、分析光谱。结果与A组相比,B组显微光谱示酰胺Ⅰ、Ⅱ吸收峰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峰位蓝移、峰增宽、峰强度增加;酰胺Ⅲ吸收峰为峰位蓝移、峰增宽、峰强度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B组酰胺Ⅰ峰高/酰胺Ⅱ峰高增加(P<0.01)。结论与非病变区域心肌组织相比,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织的蛋白质含量及构成均有差异,该病变过程存在氧化应激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