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72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13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减负,是民生关切。作为教育强省,浙江从厘清“减负”概念入手,协调各部门摸底分析,推出一项项实招良策。如今,“轻负优质”理念不仅越来越多地被浙江教师家长所接受,更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学生们的作业、睡眠中,见效于家长和孩子们的笑脸中。  相似文献   
2.
张佐良 《中国司法》2006,(10):96-98
一重刑思想作为法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重刑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学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重刑,专指中国奴隶制刑法和封建制刑法中的严刑峻法的制度和思想。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刑种苛繁;2·罚不当罪;3·肉刑发达;4·死刑残刻①。也有学者认  相似文献   
3.
龙洋 《理论导刊》2005,(11):83-85
“保留死刑,但严格限制死刑”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死刑政策,而要切实地贯彻这一死刑政策,应彻底清除重刑主义的影响,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4.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书>和<兵书>,八篇中就有三篇有问题;其二是对<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该怎么理解,<律书>和<兵书>的关系应是怎样的;其三是在司马迁创作"八书"的大前提下,上述三篇中是否还有后人搀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以武术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术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中的礼德思想的衍变过程和在这过程中的发展高潮及低谷及其几千年形成的礼德思想对现在的体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Jus是礼 ,JusCivile是不下庶人礼 ,JusGentium是可下庶人的礼。JusCivile的核心内容是政治权利而不是财产权利和家庭权利。随着庶人的消亡 ,不下庶人的礼和可下庶人的礼都不得不消亡。日本人发明的民法 ,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体系上是荒唐的 ,根本不能和JusCivile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7.
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最后直至回收,如果接照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来看待今天中国社会的节日“送礼经济”,即便是再高明的政活经济学家,也会对节假日礼物形成的“送礼经济”莫衷一是。固然有需要就有满足,但是一旦在市场化框架下被任其发展而不对“送礼经济”进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约束,那么势必在整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对制度的藐视和道德的颠覆,这就是今天“送礼经济”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文革结束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合力,原先光芒万丈的人文学科,其社会行情一路低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幅度倾斜于“重理轻文”,只重理工轻忽文史,鄙文科为虚学,尊理工为实学。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一种新型的刑事案件处理机制-刑事和解制度成为当前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热点话题。刑事和解的价值在于:有利于更好地维护被害人的利益;有利于矫正犯罪,实现犯罪人的再社会化;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妥善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刑事和解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本专题着重从司法实践层面,就刑事和解在检察阶段、轻伤害案、未成年人犯罪、亲属间重伤害案等问题的适用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以来明代政治中枢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明代政治中枢模式进行了多方位和多视角的论述,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朱元璋废相与明代政治中枢新模式的关系、明代内阁在政治中枢中的作用与地位、谁在行使明代政治中枢的决策权等问题上,对朱元璋能否真正废除传统的相权、传统相权的流向、内阁有无相权、司礼监批红权的属性、六部的职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尽管在许多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朱元璋废相影响巨大,直接引发了明代政治中枢的重大变革。综观对该问题的研究,必须解决重复选题、制度史研究中“形”与“神”的分离以及缺乏动态研究等问题,注意选题的新颖性,如此,方能深化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