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们所说的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指要正确反映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把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暂时利益与根本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结合起来,使每个经济单位和劳动者,从切身利益上关心生产经营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它是正确调节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大大连"建设是战略举措,"大大连"规划完全符合战略决策的全局性、长期性和层次性的基本特征.各级领导者应具备战略思维,要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实,加快"大大连"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惠华 《理论导报》2010,(12):63-63
<正>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隐藏在动机背后的是利益"。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职工利益方面去入手,增强企业凝聚力。第一,要使职工正确认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眼  相似文献   
5.
胡正明 《工会论坛》2001,7(3):42-45
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它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 ,追求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在企业经营中应处于中心地位 ,是“一把手”工程。只有尽快进入营销管理角色 ,掌握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 ,才能真正驾驭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制度角度看,实行集中资源实现战略性发展的模式,需要一种比较集中的体制,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代表中国人民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政治核心来作出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由于是一次性的委托  相似文献   
7.
矫波  李累 《经济与法》2002,(4):36-37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出现于国际社会关于环境问题的争论日趋激烈的20世纪70年代末。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方针,将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谷曼 《长白学刊》2004,(3):40-42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不同层面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又不可避免地在一些领域里存在着矛盾和分歧.以客观务实的态度认识和把握现阶段的中印关系,以登高望远的气魄积极推进双边关系的良性发展,使两国真正成为好邻居、好伙伴,符合双方各自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9.
张洪修 《前进》2005,(7):26-27
升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毫无疑问极具诱惑力。面对诱惑,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坦然相对,但是失态变形、蝇营狗苟者也不乏其人。为了尽快搞出政绩求得升迁,有的不顾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有的背弃实事求是原则,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更有甚者,丧失党性人格,金钱开路,四处游走,摇尾乞官。一旦升迁目的达不到,有的一蹶不振,郁郁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减缓非洲债务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减免非洲债务的举措.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非洲减债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所在.作为国际减债的新模式,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的减债举措,有利于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善其融资环境,深化中非经济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减免非洲对华债务,符合中国和非洲人民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