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政瞭望》2006,(4):F0002-F0002
58岁的医学博士赵华琼、卖掉房产、借了贷款、拼凑200万元,在杭州城西开办起了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个民警民工医院”的崇一门诊部。诊所以低廉的收费和周到热情的服务,使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人群感到看病不再恐慌。赵华琼嘱咐医务人员:“民工的医药费收3块钱可以,1块钱也  相似文献   
2.
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有一个特殊的团体,这个团体由街道司法所、调委会、妇联干部、社区干部、片警、“热心闲事”的“百家婆”等组成,专管家常里短的小事,谁家家庭不和睦,哪家邻里有纠纷,他们都会及时了解情况,分析原因,苦口婆心说服教育,在唠嗑拉家常中悄然化解矛盾,为家庭、社会带来和谐安宁,受到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这支调解队伍,成为洪都街道综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大家都形象地称之为“家庭调解门诊部”。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2,(2):25-25
国外不少国家的大医院几乎没有门诊部,到大医院看病的人都是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社区医生能根据每名居民的实际情况找到更合适的就诊医院和医生。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1,(10):57-58
2010年6月,某医疗门诊部(甲方)与我签订一份《门诊部托管合同》,将该门诊部委托给我经营管理,由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甲方原有场所及所有设备归我使用,每月向我收取管理费用人民币10万元,对外我仍以甲方的名称开展经营活动。如今,我独立开展了经营活动1年多时间,我想终止该份合同,但甲方却以合同未到期为由予以拒绝。请问:门诊部如此托管,托管合同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5.
<正>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检察院侦查员拉基京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了办公室。他还没坐到办公桌前,就接到民警机关的报案:昨夜有一个青年男子被害。被害人伤势严重,生命垂危,凶手待查,提请侦破。侦查员立即调来了详细记录。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昨天夜里十一点,有人突然敲区门诊部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长治县驻市门诊部是一所综合医疗机构,位于长治市西大街商业繁华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环境干净整洁.当问及百姓此门诊在短短几年内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时,得到的回答是因为有李振云主任.一提起李振云主任,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出身于农民家庭,在门诊部打拼了8年之久的基层好主任,一直将患者满意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7.
《天津人大》2012,(7):12-12
7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本市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情况进行视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副主任苟利军,秘书长王世新参加。副市长张俊芳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视察人员实地察看了有关社会资本办医机构。天津马光社区连锁河西南浦门诊部是新加坡马光保健集团和天津医药集团合资合作举办的社区连锁医疗服务机构,主要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救治服务。天津和睦家医院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3,(8):43-44
卓资县后吉拉村的李五娃在乡村医生苏兆发两个昼夜奋力抢救中终于苏醒了。两天两夜,苏兆发守在病榻前给李五娃针灸、喂药、输液、打强心剂,时刻关注着他的病情。而在此时,河北省沧州市杜林镇的老家,苏兆发62岁的母亲躺在病榻上,承受着高血压、脑溢血的折磨,病情一阵比一阵加重。一个星期前,  相似文献   
9.
《辽宁人大》2006,(10):26-26
很多老年人的肩颈部经常酸胀疼痛,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用理疗、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疗。虽然疼痛在急性期能得到轻微缓解,而一停止这些治疗疼痛不但“卷土重来”,而且程度丝毫没有减轻,此时,不妨去口腔科看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口腔正畸医生桑艳辉说,老年人出现的肩颈酸痛可能与牙齿咬合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0.
汪晓云 《江淮》2011,(3):14-14
那一年,我被分配到淮南市洞山门诊部工作,住的是旧房子,破旧狭小,阴暗漏雨。这样的屋子整整住了三年,后来旧房拆迁,我们搬进了新房,不再淋雨了,觉得这是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