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子 《人民公安》2015,(2):58-62
国民党干将陈其美在短短10年的革命生涯里,被称为暗杀之王。操纵过刺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袁世凯手下大将郑汝成,及自己救命恩人、同为革命党人的李燮和等多桩大案。最终,这位暗杀大王自己也不明不白地被人暗杀。背景1916年,民国已经走到了它的第五个年头。而在欧洲,始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进入最残酷的胶着期,欧洲列强失去殖民中国的余力,而另一大国美国则采取对华比较友好的态度。只剩下日本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形势瞬息万变、新  相似文献   
2.
郭红敏  卫红春 《侨园》2012,(12):14-15
今年67岁的陈梅月幼年丧父,从小一直生活在河南。陈梅月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她集国民党元老之后、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慈善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她是国民党元老陈果夫惟一的外孙女;她15岁唱红津门,成为一代名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夸赞;她一生收养了23名孤儿,培养出7位博士;她是中华纸塑脸谱第一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是河南省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和世界陈氏联谊总会会长,力促祖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3.
陈章 《政府法制》2013,(29):19-19
本文谈的是与蒋介石有关的标准格律诗。1907年冬,蒋介石获清廷公派赴日本士官预备学校留学,1909年,经其浙江同乡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当时,作诗一首《述志》寄给表兄单维则: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相似文献   
4.
<正>"二次革命"失败之后,逃亡日本的孙中山把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归罪于掌握军政实力的黄兴(克强)等人的不服从。与此同时,聚集在孙中山身边的陈其美(英士)、戴季陶(天仇)等  相似文献   
5.
陈其美遇刺     
东方明 《人民公安》2007,(13):54-57
袁世凯对陈其美又怕又恨,便派一位名叫尚铁的心腹赴沪收买陈其美,如若收买不成,则实施暗杀行动。1914年5月14日,上海滩发生了一起轰动海内外的暗杀大案,同盟会骨干、辛亥革命功臣、沪军都督陈其美遇刺身亡。  相似文献   
6.
翁笑冰 《理论文萃》2004,(5):54-60,31
民国时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浙籍民国政要长期称雄民国政坛,给民国政治以深刻的影响,而其中,湖州籍人士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世人所熟知的有:陈其美、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陈立夫、朱家骅、吴鼎昌、胡宗南、钱永铭、潘公展、徐恩曾等,他们在民国的党、政、军、财等各个部门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陈其美、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陈立夫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在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关系密切,之后又成为蒋介石的良师益  相似文献   
7.
初涉政坛的蒋介石首先经历了两件大事:暗杀陶成章与陈其美被刺。而暗杀陶成章更是首开民国时期用暗杀手段对付政敌的卑劣先例。蒋介石从此之后便经常把暗杀作为对付政敌与政客的有效手段。自他掌握国民党统治政权后。各类政治暗杀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而且无不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邓演达案、杨杏佛案、史量才案、李公朴与闻一多案等等。然而让蒋介石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对手也群起效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相似文献   
8.
苗青 《前沿》2010,(4):126-128
陈其美是上海光复战役中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他为共和革命所做的贡献,不仅表现在起义准备期间的谋划、组织、发动以及在起义进行中,深入虎穴、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还体现在他就任沪军都督后的励精图治,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稳定上海局势,为东南地区的主要城市的光复,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津政协公报》2011,(8):21-22
<正>在公元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南京城的光复之战,以其战斗激烈、战果辉煌而载入史册,成为辛亥革命胜利的奠基之战。南京地处南北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武昌起义爆发时,南京驻有两支军队,一支是以旗兵和绿营兵为主的旧军,约2万人;另一支为新军新建陆军第  相似文献   
10.
1916年,黄兴、蔡锷相继辞世。为了表彰他们对创建民国的卓越贡献,当时的国会决定仿照日本的国葬仪式安葬两人。1916年12月18日,国会通过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