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芹 《各界》2013,(8):55-56
公元765年春,时任剑南节度使的严武暴毙于成都,年仅39岁。这位封疆大吏的死触发了诗史和历史上数件极为奇葩的逸事。葬礼中,严府门客、大诗人杜甫动情地写下两句诗:“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将严武与“道德标兵”颜回、“忧郁王子”贾谊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
唐剑锋 《乡音》2012,(10):48-48
有人说:不去争吵,不仅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威尔逊总统任内时美国财政部长威廉·麦肯罗说过这样一句话:"靠争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有时候这"理",竟会遭遇"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局面;没有事实,只靠争论,很难让一个人改变看法。最近看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天晚上,卡尔去参加一次宴会。坐在他右...  相似文献   
3.
节俭可以养德,这是几千年来,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也是先贤们倡导的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为了心中的梦想和毕生追求,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到处奔波,"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办学行仁,谋求和而不同和天下大同。他特别赞赏他的弟子颜回,后来颜回与孔孟并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相似文献   
4.
打扫心地     
马军 《传承》2008,(1):56-56
民国时期南方某镇有一寺庙,住着一位老和尚,他每天清晨都要用一把破扫帚将寺庙通到镇外的大道扫得干干净净,天天如此。小镇每天都在他的扫地声中醒来,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一次,孙传芳的部队驻扎小镇,指挥官忽对老和尚扫地产生了兴趣。每天,在老和尚的后  相似文献   
5.
颜回无颜     
《当代广西》2011,(10):60-60
近日在微博中,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对研究生提出如此要求:40岁时达到4000万身家,否则“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在微博上,董藩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  相似文献   
6.
姜波 《学习与实践》2009,(6):143-147
颜回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没有著述、没有功德,却被人们尊称为“复圣”,这似乎有些“名不副实”,但是通过对《论语》、《庄子》中颜回形象的对照发现,这一礼遇是得当的。颜回的“好学”精神、杰出的政治思想以及“颜乐”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儒道这两篇经典关于颜回形象的记载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道家经典《庄子》对颜回的记载是否具有客观真实性,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怀古 《侨园》2013,(11):44-44
<正>尊师重道历来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人开始就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影响和带动了一代代人传承下来。在这里,笔者举一个例子大家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大家都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了,只好大白天躺下睡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精疲力竭,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可颜回也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8.
颜回之死     
刘禹轩 《各界》2014,(3):85-86
我为什么想到了这个题目呢?因为在《当代散曲》单读到一首小令,题为《(仙吕)一半儿·过颜回庙》,虽然只有三十九个字,也没说庙在哪里、什么样了,却对孔予和颜回师生两位做出了一针见血的评价,并引起我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敬泽 《党课》2010,(22):73-74
孔子有弟子三千,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都是“活雷锋”,在乱糟糟的春秋时代努力做好事。做好事分为两种,一种如颜回,躲在破巷子里哪儿也不去,天天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个窝头吃,有一瓢清水喝,颜先生就乐呵呵的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做好事,世道这么乱,一个人待在屋里不出去添乱就是最大的德行。  相似文献   
10.
龙坪 《南风窗》2008,(24):93-93
近日读杨伯峻译注的《论语》,颇有动心处。如果在孔子身边,在论语里,我们生病了会怎样呢?开始读时,茫茫然,一日忽然读到——孔子的学生伯牛病了,孔子去探望,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亡之,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意思是,要死了,这是命啊!这样的人竟然得了这种病?!这样的人竟然得了这种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