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浩然气     
黄祺 《新民周刊》2022,(13):F0003-F0003
元丰三年,东坡被贬黄州。三年后,张怀民来“陪”他了——就是也被贬官的意思。两位同志慢慢相惜,交往密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子瞻赴偃暂住的承天寺与之一道赏月,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十一月,侄于新居西南筑亭以览胜景,子瞻欣然起名“快战亭”,附赠《水调歌头》一闵。扬州平山堂的“江南烟雨”“香香没孤鸿”,没得说;而快哉亭的壮丽景象与欧阳修的平山堂风味一致,可见坡仔评价之高。  相似文献   
2.
情飞大赤壁     
先前旅游过黄州的文赤壁 ,再来到位于长江与陆水汇合处的三国古战场赤壁 ,我有了一些准备 ,暗中提醒自己 :一定要从苏东坡“创作”的赤壁中走出来 ,去文还武 ,看一个真实的大赤壁 ,真正体会一下“火烧战船”的滋味儿 ,领略一回争雄斗智的谋略 ,提高了一次作为当代军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站在蒲圻市西北39公里处长江南岸的赤壁山上 ,虽然眼前“黯淡了刀光剑影” ,耳边“远去了鼓角争鸣” ,但是“烈火张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诗)的古战场地理环境赫然在目 :茫茫江水 ,滚滚东流 ,赤壁山形如利剑一柄 ,直插江心 ,溅起层层拍岸惊涛…  相似文献   
3.
正1975年,我与叶鹏飞兄因诗书结缘于常州市文化馆的"诗歌兴趣小组"和"书法兴趣小组"。我们相交于弱冠之年,到近耳顺,已是近40年的挚友了。欣喜的是,鹏飞兄受家风浸淫,加之禀赋、执着与勤奋,成为当今全国书法大展的评委和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从一个在"文化大革命"中因无法正常受学而在家抄写《唐诗三百首》和王力先生74万字的《诗词格律学》的青年诗人,成为已有多部诗集出版的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知名诗人、书画鉴定家和兼通文史经哲的学者。他曾获得过  相似文献   
4.
东坡二题     
苏东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和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美食家。他在黄州生活期间,不仅自己实践,亲自制作了许多道菜,同时又对黄州地方民间的许多道菜的原料配置、制作方法作了改进和完善,并将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加以总结,写成诗文,使之流传、推广。  相似文献   
5.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黄州时期的抒怀名作.词作末句谓“人生如梦“,所表达的并非作者已洞穿世事的消极思想,而是借水、月之精神,表明自己对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之梦积极而坚韧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苏轼贬谪黄州时期所创作的诗文和书迹作品为研究文人诗书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提供了范例.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情感是多元的,既有初到黄州时的惊恐和凄寂,又有感念君恩的戒慎与忠诚;既有对先贤忠烈的敬重和仰慕,又有对道释思想的借鉴与尊崇;既有对仕途功名的企求和期冀,又有对隐逸耕读的追慕与向往;既有自比梅花的清高和孤傲,又有笑对人生的超脱与旷达.多元的情感反映了苏轼思想的丰富和深邃.  相似文献   
7.
童文军 《学习月刊》2010,(22):106-107
黄州地处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自东周楚宣王在此设立邾城起。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黄州农民画,是在黄州地区长期流传的一种民间绘画形式,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在清乾隆年间至同治年间达到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轶事     
《党课》2010,(8):128-128
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相似文献   
9.
纪子 《法制博览》2009,(7):47-48
黄州寒食诗帖》,被认为旷世书法名家苏轼(1036—1101)传世行书名作,现藏台北故宫。两首寒食诗作于东坡因案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三年四月,书此卷时约翌年,或元丰七年(1084)离开黄州后。卷后有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阴历九月前为此卷作跋,与原帖合称“双璧”。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有两家手泽在此,可谓互为辉映。  相似文献   
10.
论苏轼诗文中的“东坡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创作的诗文中 ,融入了大量对人生的省察、对仕途的反思 ,而“东坡精神”是其最为精华的部分。“东坡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因个人的人生挫折而失去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 ,执着生活 ,处穷排难 ,随缘自适 ,超然旷达。二、尽管处境十分险恶 ,生活极其艰难 ,但是苏轼体察民生疾苦 ,对人民深切同情 ,为当地的人民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与当地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主张“民不饥寒为上瑞” ,反对虐政害民。自他被贬以来所形成的这种“东坡精神” ,在他的诗文中 ,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