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9日多家媒体报道,全球经济学界“男一号”克鲁格曼的一周中国之行并不轻松,他以其放荡不羁的尖锐言论,几乎激怒了所有与之谋面的学者和专家,甚至搞到令人下不了台的地步。很多观点被国内一些权威专家的“质疑”、“叫板”、“反驳”等声浪所掩盖,从龙永图到张维迎、夏斌、王松奇等,轮番上阵,公开PK,热闹得很,甚至连不算学者的胡润富豪榜的首富严介和也来“指责”克鲁格曼。  相似文献   
2.
3.
龙永图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他对中国加入“WTO”有几则生动的妙喻。“WTO与两个人打架”中国加入WTO的一个好处是有利于解决贸易磨擦和纠纷。龙永图说,解决纠纷有多种方法,可以双边解决,也可以拿到WTO的多边争端机制里去解决。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弱,美国等西方国家比较强,面对面解决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便希望把问题拿到WTO多边机制去解决。讲到这里,他生动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大个子和小个子发生矛盾时,大个子最喜欢两个人面对面解决,把小个子拉到阴暗的角落里单挑,狠揍一顿。小个子则希望把冲突拿…  相似文献   
4.
经过漫长15年的艰难跋涉,中国终于成为WTO的一员。随着国人对WTO的了解、认识,龙永图这个名字为人们耳熟能详。他那潇洒自如的风度、镇静自若的谈吐,吸引着国人的目光。人们关注着WTO,也关注着龙永图…… 从英美文学专业毕业的谈判代表 生于1943年的龙永图是湖南长沙人,但他从小在贵州贵阳长大,在那里度过了17个春秋。花溪的十里河滩、城南大杂院的鸽哨、澡堂大池子的腾腾热气,给他留下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如果不是到北京工作,从小爱好文学的龙永图或许会成为一个不错的散文家,他的文笔清新隽永,活泼流畅。直到20世纪80年代,龙永图仍有不少作品散见于报刊上。  相似文献   
5.
筱平 《奋斗》2002,(1):27-27
作为加入WTO的首席谈判代表,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不仅学贯中西,还长于用生动而形象的比喻阐述复杂的新事物。  相似文献   
6.
我20多岁的时候,在日内瓦湖边,龙永网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么?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么?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他说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相似文献   
7.
《研究与实践》2009,(1):44-44
2008年12月13日,在《财经》年会的“2009:预测与战略”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他不太相信由于这次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贸易的格局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20多岁的时候,在日内瓦湖边,龙永网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么?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么?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他说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相似文献   
9.
低调做人     
张达明 《党政论坛》2008,(12):30-31
我国前外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多次谈起他在国内外两次不同经历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让他更进一步理解了古语“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竺光 《奋斗》2002,(2):46-49
中国加入WTO首席代表、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指出:中国入世最大的风险不是开放,而是中国不熟悉规则。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深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和再学习,加强了解国际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把挑战变为机遇。因此,为使广大读者更进一步了解WTO,我刊将从本期起开设专栏介绍有关WTO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