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腐败案件趋于高发态势,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如高级别官员腐败案增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腐败利益期权兑现、腐败方式虚拟化等。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体制制度不完善、价值观发生扭曲、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反腐制度配套、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廉洁教育、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等方面入手,使反腐建设切实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越南社会民俗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明显受到中国民俗的影响;二是浓厚的越南民族特色的特征;三是多元文化的民间习俗。越南本土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改造与异化是造成其民俗社会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当前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其干扰了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成因提出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毒品形势的悄然质变与禁毒行为变革动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的毒品问题发展至今,正在发生悄然质变。由以境外渗透,以鸦片、海洛因占绝对主导的毒品贩运和滥用状况发展为以新型毒品为主导的多元毒品制造、贩运和滥用状况。对现行禁毒行为的“修补”性调整难以见效,应进行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素质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身心疲倦,认知消极,工作动力降低等方面。引发原因有社会、学校及职业本身等外部因素,也有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等内部因素。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既需要从社会和学校层面上构建他助策略,也要从教师个体出发构建白助策略。  相似文献   
6.
非法证据的排除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普遍关注的热点,尤其是2010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而公安机关是刑事执法的证据收集者,研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公安执法中的适用问题,对推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贯彻实施与在立法上的进一步完善,遏制公安机关的刑事非法取证行为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抢劫、抢夺他人财物的"飞车两抢"案件在部分地区呈高发、蔓延态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由于"飞车两抢"犯罪随机性、突发性强,公安机关难以迅速组织警力进行有效堵截,这增加了破案难度.我们应该从这类案件的特点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做到"三个立足".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省毒品案件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2000年达到顶峰,2001年以后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毒品案件逐年下降,但形势依然严峻,纵观毒品问题蔓延和发展的过程不外乎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新形势下甘肃省毒品问题形成的原因,探索治理对策对于解决该地区乃至全国的毒品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角度探析东南亚环境困境的根源与出路。东南亚曾被认为是全球环境的模范区,但如今的东南亚也是全球环境恶化浪潮下的重灾区。区域内国家重发展、轻环保的决策思路,以及普遍存在的腐败与行政低效率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国内原因。而国际市场对源自东南亚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产品的高度需求,以及需求国政府有意、无意地忽视过度消费资源类产品对东南亚环境的负面影响,则是导致东南亚环境恶化的国际原因。因此,解决东南亚环境困境仍需要内、外两方面的努力——发达国家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援助,区域内国家在决策中注意环保,并遏制腐败、提高行政效率,这些都有助于改善东南亚的环境困境。  相似文献   
10.
自杀的心理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国内的研究焦点主要关注的是怎样预测和预防自杀的发生等方面,对自杀者的心理解剖工作却几乎没有开展。本文重点介绍并讨论了已经在国外开展了40年的针对自杀者的心理解剖工作的概念、工作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为国内专业人士更准确地了解自杀者死亡的心理学原因和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自杀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