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4篇
  免费   128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2篇
法律   238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2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response to research demonstrating that irrelevant contextual information can bias forensic science analyses, authorities have increasingly urged laboratories to limit analysts' access to irrelevant and potentially biasing information (Dror and Cole (2010) [3];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8];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22]; UK Forensic Science Regulator (2015) [26]). However, a great challenge in implementing this reform is determining which information is task-relevant and which is task-irrelevant.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surveyed 183 forensic analysts to examine what they consider relevant versus irrelevant in their forensic analyses. Results revealed that analysts generally do not regar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uspect or victim as essential to their analytic tasks. 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among analysts within and between disciplines. Findings suggest that forensic science disciplines need to agree on what they regard as task-relevant before context management procedures can be properly implemented. The lack of consensus about what is relevant information not only leaves room for biasing information, but also reveals foundational gaps in what analysts consider crucial in forensic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2.
中国汉族与日本群体DYFl55S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Y染色体DYF155S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群体间差异。方法 应用MVR-PCR、荧光显谱及DNA序列分析技术,对来自中国群体(北方汉族,64例)和日本群体(43例)男性个体的DYF155S1基因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07例样本共检出了5种重复序列类型,包括新的命名为6型的重复序列,它是在1型的基础上T22A置换所形成,仅存在于日本群体,可作为民族特征性遗传标记。2群体重复序列的排列方式以3134顺序为主,在中国和日本群体中各占73.44%和67.44%,是黄种人的特点。134顺序在中国群体中占第二位,为17.19%,6134排列占日本群体的16.28%。3’端的4型重复序列的平均数目在日本群体为8.8条,明显低于中国群体的12.5条。结论DYF155S1基因座具有非常高的遗传多态性和明显的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单一大关节判定男性青少年骨龄可靠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男性青少年单一关节X线片判定年龄是快速、简便的一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哪一种更准确尚无系统研究。本文研究了100例正常男性青少年X线片(13~18岁)对单一大关节判断年龄的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发现在不同年龄段每种方法的准确性是不同的。在15~16岁之前,百分位数法、CHN法、肩关节法、肘关节法和腕关节法准确性更高些。在15~16岁之后,六大关节法、膝关节法、踝关节法和髋关节法的准确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于言语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梳理我国言语识别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言语识别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着重加以解决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弹力膜(IEL)病变与冠心病猝死(SCD)的关系。方法从本单位近5年尸检案例中挑选60例病例和心脏标本,分为SCD组、对照组A和B组。每例分别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取材,常规制片,HE和双重组合特殊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冠状动脉IEL,并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特殊染色的IEL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60例中,SCD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0~83岁)的冠状动脉IEL缺失明显(缺失率=41.64%),未缺失的IEL失去原有弯曲度而变平直;对照组A(冠心病非猝死者,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1~80岁)的冠状动脉IEL缺失程度较SCD组稍轻(缺失率=30.53%);对照组B(无冠心病的其他死者,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7~54岁)的冠状动脉IEL仅有轻度缺失(缺失率=15.67%),多保持原有波浪状结构。统计学分析显示,SCD组与对照组、SCD组与对照组B、对照组A与对照组B之间IEL缺损率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SCD组与对照组A在IEL缺损率上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CD与其冠状动脉IEL缺损率的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猝死(SCD)的诊断意义。方法从本教研室2001~2004年尸检案例中挑选68例案例资料和心脏标本,分为3组A组SCD(27例);B组冠心病非猝死者(21例);C组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死者(2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每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主支粥样硬化斑块内的CRP染色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有20例CRP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6例呈较强阳性,1例为弱阳性;B组中3例呈较弱阳性,11例微弱阳性,7例为阴性;C组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CRP对SCD的死后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快捷特异的ABO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方法根据ABO基因结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和四色双链探针,采用单管实时PCR方法检测ABO基因,结果与传统免疫学方法相对比。结果该方法可检出常见的3个等位基因,区分常见的6种基因型,全部检测过程可在100min内完成。110例中国人的随机个体定型结果与传统免疫学方法一致。结论实时PCR法进行ABO基因分型,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以有效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史料,对汉语和我国法律中的“鉴定”与“司法鉴定”两个词语的来源与演变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还对鉴定一词当初引入法律和司法鉴定法律界定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9.
对MDMA死后再分布及其发生机制进行的动物实验和案例研究的文献,阐述MDMA死后心血浓度升高、死后通过胃肠道和气管内MDMA的再分布、MDMA在死后代谢再分布中的作用,以及死后再分布的发生机制与死后血液流动、顺浓度梯度扩散、毒物的代谢等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引物Y_3、Y_4和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作微量人类血液(痕)和毛根的性别鉴定。扩增的靶序列位于Y染色体DNA特异3.4kb重复序列中,扩增产物为460bp。检材用量为:新鲜血液0.5μl、血痕纱纤维1mm、毛根单个。20例保存4个月的血痕与2例保存6年半的血痕性别判定结果均正确,无性别记载的保存9~11年的3例血痕显现了清晰的460bpY特异DNA扩增带。15例保存20天的自然脱落毛根性别判定结果均正确。本法省略了检材处理中的酚-氯仿抽提DNA等纯化步骤,既简化了实验操作,又减少了检验过程中外源DNA的污染机会和样品DNA的损耗,使这一性别鉴定方法更符合法医学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