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八年来,以制度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其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管理理念的创新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最终,体制的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铭 《政法学刊》2013,(2):92-95
微表情能够准确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真实情感情绪和心理状态,突审中注意观察犯罪嫌疑人的微表情,能了解犯罪嫌疑人真实的感受和动机。侦查员可以对眼部、眉部、鼻部、嘴部的微表情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合理运用讯问策略,进而在突审中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观念认同对地区秩序建构有着重要意义。观念认同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进而改变或影响行为体的行为,在地区秩序建构中起到了"路线图"和"粘合剂"的作用。地区行为体之间的观念认同决定了它们互动的形式和态度,界定了地区秩序的自我属性,框定了战后地区秩序的建构原则,因而成为建构地区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首倡的新安全观与东盟主张的地区规范产生了积极互动,推动东亚观念结构由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演进。  相似文献   
4.
现代民族国家诞生于欧洲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其背后是民族主义的竞争逻辑,因此它亦拥有巨大的国家动员能力。近代时期,东亚三国之要务在于建成现代民族国家以抵御外侮,但唯有日本获得成功,中韩两国均遭遇重大挫折。思想观念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韩两国与日本传统公私观的不同。在思想与政治上受到中国巨大影响的朝鲜王朝,其超越狭隘民族意识的儒家"天下为公"思想使其在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国际体系的竞争逻辑面前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但这种看似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普遍主义思想,或许却能够为解决今天东亚地区的各种悬案提供一些思想资源,成为新的国际关系形态的指导精神。  相似文献   
5.
论法治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理念是对法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是法律实践中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的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理性的观念模式。其中法律权威理念和权力制约理念是法治理念的灵魂,人权保障理念是法治理念的根本宗旨,而和谐司法理念是法治理念的实现形式,四者结合构成了完整的法治理念形态。  相似文献   
6.
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理念的重构性转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恢复性司法是一个具有整合意义的概念,它将现代刑法改革中的一切理念和主张进行了最深层次的整理。对未来刑法制度和刑事司法运作的方向、功能与模式具有重要的重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现代经典管理理论为研究基础,着眼于管理理念对寺院组织架构演变的影响,全面阐述了现代化管理理念对当代寺院组织架构演变的作用。同时着眼于对当代寺院在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冲击下,新型的寺院管理模式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改革道路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纠纷增多,且其剧烈程度加大,这影响到了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社会纠纷的特点、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执政理念、社会理念、法治理念三个角度提出防范与化解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指向,表征着和谐理念的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鲜明地彰显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必将给人民大众带来更大发展与福祉。  相似文献   
10.
新律师法之下的刑事侦查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律师会见权以及调查取证权的完善和强化是修订后的律师法中最主要的亮点,它给刑事侦查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新要求.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和新要求,要提高侦查破案水平,增强驾驭侦查全局能力,侦查理念的更新转换显然是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