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6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于公平和效率问题的讨论 ,已经陷入了一种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且这种困境将继续下去。在简要回顾了已有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着重提出了关于公平效率问题讨论的直角坐标系图法 ,构建了度量社会公平程度的社会公平系数 ,衡量社会在公平和效率上存在问题的社会总体问题指数 ,以及衡量不同政策、不同国家、地区、社会等公平和效率达致程度并使之能够相互比较的社会公平效率总体效应指数。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视角下辩护权界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被指控人的辩护权是一项贯穿始终的诉讼权利,主要表现为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和论证对被指控人有利的材料和理由,在实体上反驳指控,提出证明被指控人无罪、罪轻、应当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以及在程序上主张被指控人所拥有的合法的诉讼权利,防止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应有的侵犯。但是由于司法理念和制度的弊端使得我国现实层面的辩护权呈现出与应然状态的脱节与偏离,因此,立足现状,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刑事辩护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社会契约的“订立”旨在使人类摆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作为国家“存在原理”,社会契约主旨是解决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其终极关怀是人民的福祉——保障安全、自由、财富和尊严等。但这些可欲的价值的实现须符合一种正义的原则和道德要求:平等对待和惠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立约者。平等、互惠构成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和道德义务,也是社会契约和社会秩序的实现条件。在这一意义上,不保护弱势群体,社会契约目的就不能达到,政府合法性就被质疑。弱势群体保护需要对社会契约进行动态完善——创新保护模式、着力后续调整、突出经济权利、建立诉讼制衡机制、高扬人本立约观。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确保社会公正与平等的社会制度,而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即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一个以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正为价值目标的社会,人们不用担心在这里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更不必担心中国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5.
老纽约社会的婚姻--论伊迪丝·华顿的纽约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美国文坛上升起了一颗璀璨之星,即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她运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精当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纽约”贵族女性的生活蓝图,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上流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及其命运。本文在仔细研读华顿作品的基础上,分析其小说创作中的婚姻主题,认为她通过对这些贵族女性的生活际遇以及她们所处社会环境的错置现象的叙写,揭示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进而窥视其反抗的声音以及日益增强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6.
2001年婚姻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婚姻关系的缔结都有着自己的限制.但因为伦理观念、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不同等因素,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正确认识冲突现象,分析冲突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促进婚姻法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该法一公布,激活了人们的法律思维,打破了人们某些固有的家庭生活规则,挑战了传统的婚姻观。呈现了许多新的亮点:规定了结婚瑕疵的救济途径;厘清了发展中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家庭财产制有了新的意蕴;明示了生育权女性做主的原则。体现了婚姻法的法理性、现实的针对性、改革开放的时代性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它的发布有着深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印尼在华的合约新娘问题引起了中国、印尼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印尼经济发展的差距、非法中介谋求暴利和印尼新娘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成为在华印尼新娘群体日益扩大的动因。在华的印尼新娘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社会问题,其中杂糅了商品化婚姻、人口贩卖和婚姻诈骗等问题,处理起来千头万绪,十分棘手。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印尼的中国劳工问题"。因此,在解决在华的印尼新娘问题时,中国应完善涉外婚姻法,加强与印尼的合作,严厉打击从事非法涉外婚姻介绍的个人或组织,严厉惩治人口贩卖,及时解救被贩人员,建立健全跨国婚姻纠纷应对机制,尽快形成两国婚姻信息的互通机制及查询制度,共同扩建自由婚姻领域,促进跨国婚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越边民跨国婚姻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越边民的跨国婚姻自古以来就存在,因为他们地域相连,文化相似,语言相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睦邻友好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这种跨国婚姻必定越来越多.目前,这种跨国婚姻还存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难、申请加入国籍难、加入户籍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家庭、社会带来诸多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系列措施,尤其是在法制方面进行一系列完善.  相似文献   
10.
性别歧视导致的“失踪女孩”现象对中国人口发展产生了影响。从制度、文化、经济和政策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性别歧视的成因,并结合中国政府采取的有助于降低性别歧视的公共政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根据人口模拟模型,对建议的公共政策效果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不同性别歧视程度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歧视减少了人口总量和劳动适龄人口总数,加快了人口老化程度,加剧了婚姻市场的挤压。通过性别歧视下人口发展模拟的结果,为降低男孩偏好、消除性别歧视提供经验支持,为政府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