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0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 ,对执法的程序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庭审方式的改革 ,对现场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 ,必须改革目前的现场勘查方法 ,提高现场勘查水平 ,以适应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方向仍然应当是司法现代化和司法专业化,完成从“前现代”向“现代化”的转型。然而,这种转型不是采取任何单一的价值取向或矫枉过正措施,而是要以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为标志实现社会进化,通过精密的分流装置,体现权限分界、职能分层、案件分流、程序分类的基本思路,从而在价值冲突中系统地重构我国现代化的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3.
吴建依  徐鹏 《行政与法》2004,(11):79-80
随着程序权利观念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对行政程序越来越重视,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上的权利,已成为现代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法学理论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研究颇多,但由于程序性权利内容广泛并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所以笔者认为明确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设定原则最为关键。文章从行政相对人的性质、地位着手,提出了信息交流畅通原则、操作简易性原则、事前保护为主和事后保护为辅的原则、保护基本权利的原则等设定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辩诉交易程序中的被害人问题研究——以英、美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学界激烈争论的辩诉交易程序之中,被害人的权利缺失与权利保障是一个尚未被触及的领域,而这一问题正是已经在立法上采纳了辩诉交易的国家围绕着该制度的存废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本文在考察了英美两国辩诉交易中被害人地位以及权利的问题之后,从确立被害人权利的合理界限的角度提出了构建符合诉讼各方利益的我国新型辩诉交易制度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证据制度是一国诉讼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证据立法过于粗疏 ,可操作性不强 ,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合理地重构证据制度 ,应当对传统证据理论进行全面检视 ,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现代刑事证据制度藉以立足的基本理念 ,惟此方能实现理性立法。  相似文献   
6.
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工作的根本路线,并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的专群工作体制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因此,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专群工作新机制就成为当前公安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肖建华  廖浩 《北方法学》2015,(6):118-124
八国联军侵华后,统治阶层意识到以旧有方式延续其统治成为不可能,遂推动例律的修订。此外,西方国家在华享有的领事裁判权,一方面维护了本国国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使华人了解到文明国家的先进诉讼法制。英美日三国与清政府约定以修律换取其领事裁判权的废除,成为修律的直接动机。沈家本等修律大臣先后奏进《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两份草案各有特色,其中《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尤其特别,兼具英美国家的诉讼特点,而《民事诉讼律草案》则具有浓厚的日本民事诉讼法色彩。  相似文献   
8.
社会认同价值指向直接规约着社会整体的凝聚与集体意义的归属。管窥中西社会认同价值指向,不难发现,中国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表征的是忠孝推演下的纵向价值指向、家国同构下的单向价值指向与威权政治下的身份价值指向。西方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表征的是"人—人"关系下的横向价值指向、"上—下"对接下的双向价值指向与"法—情"结合下的契约价值指向。中西视境的当代省思表明,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要从纵向依附转向横向平等、单向基点转向双向责任、身份观念转向契约逻辑。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police–citizen relationships. To test the universality of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researchers have tend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normative and instrumental models of policing in different geopolitical contexts. Building on Reisig and Lloyd’s study in Jamaica, we test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procedural justice (a normative factor) and police effectiveness and risk of sanctioning (instrumental factors) on Jamaicans’ obligation to obey the police and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with police. We found that procedural justice predicted both obligation to obey and cooperation, although obligation did not predict cooperation. And while effectiveness predicted obligation, it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ooperation. Lastly, older citizens were more 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police. The study’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下,养老社会保险的反贫困功能不一样。不同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会影响其反贫困功能的发挥。美国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遗属和残疾人保险(OASDI)"在计发办法上的累退倾向,在受益对象上不限于退休者本人还包括配偶、遗属和残疾人,在实际给付时关于受益类型、课税、最低和最高收益、随生活成本进行调整等政策规定,对于低收入者保护倾向非常明显。与美国相比,我国目前的养老社会保险存在覆盖面窄、水平偏高,受益水平差异偏大,缺乏不同的受益类型设计等问题。为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应该是降低现有受益水平,扩大覆盖面,并通过覆盖更多的低收入者来增强制度的反贫困效果。同时评估和改革个人账户,以防止养老金差异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