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0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据收集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婕 《现代法学》2002,24(3):118-123
我国在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同时 ,对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权利缺乏充分、有效的保障。本文在分析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差异及其成因的基础上 ,对我国证据收集程序的运作方式、证据提供义务的范围及违反证据提供义务的制裁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社会上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不是个别现象。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般都把这些现象归咎于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认为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本文认为,纳税意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行为是一个主导因素;政府行为失范可能会对纳税意识产生“蝴蝶效应;”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不仅要培养纳税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征税意识和用税意识,政府要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3.
检察制度在我国司法体制占有独特地位,其对司法制度整体运行态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当代中日两国的具体检察制度为文本,对两国检察机关的设置及运行机制、检察机关的职权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探寻我国在此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检察制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侦讯取证与人权保障是案侦活动的两个方面,但它们不是均衡发展的。维护人权观念的崇高,不能也不应掩盖打击犯罪在先的事实真相。侦讯活动与限制人身自由是同步的。考察我国的未决羁押与律师会见,如实供述与不自证其罪,相对的默示沉默权,辩护取证的显形化与规则化,律师在场权与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口供自愿性的证明能力,司法甄别、排除和认定口供的复杂性等问题。回答如何处理证据的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形式真实和实质合理,取证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关系。它们在侦讯取证制度的完善中,需有相应的配套举措。  相似文献   
5.
西北干旱地区农村集蓄雨水的所有权困境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干旱地区缺乏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降水资源不丰富并且年分布不均,所以把有限的降水集蓄起来加以有效利用就成为解决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实践中通过集蓄利用雨水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实中已经出现了集蓄雨水的买卖问题,尽快明确这部分水的所有权性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对集蓄雨水所有权主体归属及集蓄雨水工程的所有权主体界定等一系列问题在学术界和法律实务中却较少关注,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影响甚至阻碍西部干旱地区农村集蓄雨水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民事庭审方式改革中引入了举证责任原则,庭审的对抗性由此得以增强,证据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凸现,这就要求加强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程序保障。但我国关于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程序保障的法律规定是严重缺失的,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诉讼程序效用的发挥,也阻碍了我国诉讼制度的改革进程。因此应通过加快程序保障措施的法律化,构建独立的审前准备程序,扩大律师的调查取证权,设立书证、视听资料、物证提出命令制度及庭外证人证言收集制度等措施加强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7.
强制采样的法治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侦查实践中,强制采样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技术侦查手段,为了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寻求平衡,在今后的立法中,必须从强制采样的条件、审批程序、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补偿主体的确定是行政补偿的首要环节。我国现行与行政补偿有关的法律没有确定补偿主体的指导原则,补偿主体往往就是征收主体,这种政府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模式极易引发“政群对立”。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行政补偿应以“受益者补偿”作为其主体确定基准,同时探讨了我国行政补偿主体的现存类型及存在问题,提出健全我国行政补偿主体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图书馆通过确定人文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精神,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激发读者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达到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Do legislators and executives speak of data the same way when speaking about public sector data? Public management scholarship and public performance policies often emphasize 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 as the path to making government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Whether the public policy makers mean the same thing when they speak about data in discussions of data-driven performance and decision making is unknow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present an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of data in conversations about government performance. Two frameworks are identified for the role of data in public performance—the statesman’s and the scientist’s. A corpus-level analysis of over 30 years of government documents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This research builds consciously on the work of previous scholars seeking to map the nuances of data-drive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olicies in the U.S. feder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