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1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民享有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法定权利,但村委会选举实践中村民选举权利常常受到各种主体的非法侵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选举诉讼救济机制的缺位。我国现行法律对村民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规定极不完善,应尽快将诉讼机制引入到村委会选举中,加强对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从韶关市村委会的构成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韶关市村委会构成的抽样调查表明 :村委会构成中妇女比例小且处于配角地位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弱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明显因果关系 ;妇女的传统角色定位、指派荐举方式、文化素质、农户独立耕作制度是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障碍。应通过鼓励、政策倾斜及妇联组织介入提高妇女在村委会中的比例 ,调动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3.
提升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是一项涉及到理念、制度和结构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改变传统的对立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先进的"强国家-强社会"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理念来指导乡村治理;改进和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省级地方法规、各级地方性执法规定以及村级规约,提高相关制度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优化乡村治理的结构,主要着眼点在于规范两委关系、乡村关系,提高村委会选举的质量,拓展村民代表会议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县权公开”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党内民主发展和防治县权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当前“县权公开”改革仍然面临着困境,如怎么追究违犯规定后的责任、如何处理权威与公开的关系等。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领导干部个人方面的原因。要真正实现“县权公开”,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度、改革完善监督制度、规范约束县委书记权力、提高县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推进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工作,今后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结合:一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相结合;二是与推进"两个普遍"相结合;三是与开展建制专项行动相结合;四是与贯彻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相结合;五是与建立通报和督导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两个根本性转变 ,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既适度地加快转变进程 ,又努力尽量减少转变进程中带来的损失和不必要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关于村民委员会职能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主要载体 ,其职能主要是代表村民实行自治 ,其次是协助乡镇政府开展行政工作 ,自治职能应远较协助行政职能重要。但在不少农村地区 ,村民委员会的职能重心在很大程度上偏移了 ,协助行政的职能过度膨胀 ,而自治职能却被忽视 ,村民自治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 ,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必须打破传统角色影响 ,改革现实体制 ,才能使村民委员会成为真正的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益问题,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应成为维护乡村社会权益的组织依托;当前在我国乡村治理的实践中,乡村自治性组织的维权性功能存在着缺位、错位和异化的现象,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构建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根本的乡村治理新机制,推进乡村自治组织的社会性复归;通过政治环境的发展、制度机制的重构、文化观念的培育,挖掘和塑造村民自治性组织作为村民群众维权性组织的组织资源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村民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由于受到利益、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法制意识和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村民作用并未能充分发挥。因此,要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配套规章制度,从而为村民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富人贿选是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富人贿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压制了农村的民主萌芽,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造成了村民“政治冷漠”。结合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实践,要想使富人贿选现象得到有效的抑制,一要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二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三要规范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四要加强对选举的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