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皮肤切创愈合过程caspase-3的表达、激活情况及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小鼠皮肤切创模型后,应用比色法、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不同时间段caspase-3的表达、激活情况及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伤后不同时间的caspase-3活性倍增值、caspase-3酶原表达呈现时间规律性变化,并可见caspase-3的激活片段。结论caspase-3可能在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细胞的凋亡中发挥作用,caspase-3可以成为用于皮肤损伤时间推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芪丹通脉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GLUT1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即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模型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恬尔心组,各组均用9.0 g/L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等容积药液灌胃7 d,每日1次,采用冠脉结扎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40min再灌注4 h后,速取再灌注区心肌组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细胞GLUT1的表达。结果:单纯模型组心肌细胞膜GLUT1蛋白明显表达,细胞中总GLUT1含量较正常组增加;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和恬尔心组心肌细胞膜GLUT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细胞中总GLUT1含量较单纯模型组增加。结论:芪丹通脉片能明显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总GLUT1的表达,并促进其向细胞膜转位,从而起到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脑挫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脑挫伤修复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表达,探讨其表达规律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大鼠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挫伤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挫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MMP-3的表达变化.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MMP-3阳性染色;伤后6h组脑组织出现MMP-3阳性染色,此后24h内染色逐渐增强,伤后5 d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均达高峰,随之下降,伤后14d仍有少量MMP-3表达.Western blot结果: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MMP-3阳性染色;挫伤后6h组出现MMP-3表达,随后表达量逐渐上升,5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4d仍有表达.结论 大鼠脑挫伤修复过程中MMP-3的表达呈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用于脑挫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4.
大鼠局灶性脑挫伤后Homer蛋白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FY  Li RB  Liang HX  Shen Y  Guo XC  Wang ZY 《法医学杂志》2011,27(6):409-412
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挫伤后Homer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大鼠钝力性局灶性脑挫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Homer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假手术组及伤后0.5h组脑组织中有少量Homer蛋白染色阳性细胞,伤后3h组脑组织H...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B2R表达变化的时问规律性。方法 健康小鼠50只,随机分为10组,建立皮肤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bloting方法检测切创后不同时间段小鼠背部正中皮肤CB2R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CB2R表达于表皮、毛囊、皮脂腺、皮肌层、血管平滑肌、神经纤维外膜及神经纤维束束膜;伤后6h损伤区及周边区多核粒细胞少量表达CB2R,12~24h以单个核细胞阳性表达为主,3d以单个核细胞和梭形成纤维细胞表达为主,5~14d以梭形成纤维细胞为主。CB2R阳性细胞率于0h~3d逐渐升高,5d达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经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对照及各个损伤时间段都有CB2R阳性条带,其中5d为CB2R表达高峰。结论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B2R于损伤区及周边区多核粒细胞、单个核细胞、梭形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并具有规律性,提示CB2R可能参与皮肤损伤愈合,并可用于皮肤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α7nAChR的表达及其时间规律性变化。方法建立小鼠皮肤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切创后不同时间段皮肤中α7nAChR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α7nAChR表达于表皮、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及真皮中少数的成纤维细胞;伤后6~12h切创皮肤损伤区及周边区可见少量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α7nAChR,1~3d以单核细胞阳性表达为主,5~14d以成纤维细胞为主。α7nAChR阳性细胞率于伤后1d开始升高,伤后7d达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经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均有α7nAChR阳性条带,其中伤后7d为α7nAChR表达高峰。结论α7nAChR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呈现一定的时序性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