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法院原审裁判和案卷进行审查是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审查的中心,这是有其法理学基础的,也是解决目前抗诉审查中各种难题的最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其具体体现为:以书面审查原审裁判和案卷为基础,审查依案卷中的材料可否得出裁判的结论,并以此决定对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审查,决定是否自行调查,最终决定是否抗诉。对此,立法上应明确赋予检察机关调卷权,以保证抗诉监督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论亲告罪的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亲告罪是指刑法明文规定以告诉权人的告诉作为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条件的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亲告罪,与国外相比,适用范围较小,其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我国应扩大亲告罪的范围,以符合社会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许可听证程序之案卷排他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行政许可法>较以往立法对听证程序的规定相比,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即确立了案卷排他性原则.案卷排他性原则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听证笔录成为作出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产生新的要求.禁止单方面接触规则和官方认知原则是对案卷排他性原则的补充与例外.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信访条例》的创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仿条例》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国《信访条例》对于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畅通信访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维护信访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涉法涉诉信访是诸多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十个方面,既涉及实体法,又涉及程序法,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应把握坚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坚持甄别性质分类处理、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坚持依靠党委政府解决问题、坚持责任追究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应从解决公民控告申诉检举问题入手,对行政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难题,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形成检察机关对司法、行政执法活动监督的格局,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运立 《政法论丛》2012,(1):117-123
作为近现代国家刑事诉讼中普遍认同的一项基本原则,控审分离有其丰富内涵,诉讼公正系其核心价值,而分权制衡、人权保障、程序主体性、诉讼经济理论以及相应的心理学原理构成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涉访事件是当前发生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因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能否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置直接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只有正确理解事件处置工作机制的含义,深入认识党委、政府在事件处置中的主体作用,综合考虑社会重要因素对事件处置的影响,才能够建立完善的事件处置工作机制。处置工作机制应该在事件预防、处置准备、应急处置和处置善后等四个阶段发挥作用。它主要由组织体系和运行程序组成。组织体系包括事件处置的中枢指挥系统、现场应急处置系统和保障系统,运行程序则是指预防程序和处置程序。  相似文献   
9.
明确包括业务调查权在内的董事知情权,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董事之所以被赋予业务调查权,主要因为董事不论在决定公司业务执行之际、抑或在监督公司业务执行之际,其为了履行该等职责必须正确知晓公司的业务及财务状况。但关于该权利的性质,美国司法实践上以及学说理论界都存在分歧,在此,美国法律协会的观点及采取限制性立场的判例理论对我国立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涉诉信访在当下中国俨然已经成为关涉政治大局、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被广泛地视为一种严峻的社会危机而予以问题化,并因此成为全社会的攻关对象。但是,直观地将涉诉信访问题看作主要是司法部门自身问题产物的观点是不周延的,也不利于寻求有效的对策以应对之。对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应采取系统论的分析进路,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国家机构系统化处理社会纠纷流程的实证分析中去发现涉诉信访问题的真相:信访问题不过是弱势群体民生困境的制度性反射。因此,应以制度创新和综合治理应对涉诉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