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篇
  免费   58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21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456篇
中国共产党   105篇
中国政治   206篇
政治理论   153篇
综合类   6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BSTRA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ddress conflicts, support local development and build trust between businesses and civil society. Yet CSR often fails to live up to its ambitions and can even exacerbate conflicts between companies and communities.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how changing CSR strategies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between Brazilian company Vale to Norwegian company Hydro have fomented or mitigated company–community conflicts in Northern Brazil. We find that paternalistic and philanthropic approaches of Vale over time led to deep resentment and mistrust due to under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s. Moreover, while Hydro’s more modern CSR strategies sought to deepen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build legitimacy, the company has struggled in addressing the legacies inherited from Vale and past and current civil society grievances. The case suggests that even forward-thinking CSR approaches are vulnerable to failure where they prioritise business risk over community engagement, neglect to account for past legacies in areas of operation, and fail to create a shared vis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It suggests that EI companies should both understand and engage with thei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nd create shared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in order to address social conflicts.  相似文献   
2.
3.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新一类经济法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学学科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成果交集指向其社会性和中介性,它构成了经济法上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法学视野中的社会中介组织处于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中时,民法和行政法无法调整该社会关系。社会中介组织的本质与经济法的宗旨、性质、价值本位等高度契合,其因此具有了新一类经济法主体的唯一身份。经济法主体视角下的社会中介组织理论有利于解决专利权滥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公益诉讼、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构建等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组织研究中的概念矛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关于社会组织研究在主体概念的使用上存在一些矛盾 ,导致学术界的现有研究面临诸多困境。解决概念使用和研究效用的矛盾 ,要在兼顾逻辑顺畅和边界清晰的前提下 ,慎用外来概念 ,对比研究时最好集中使用“非营利组织”概念 ,国内研究统一使用“民间组织”概念 ,把“官办”、“半官办”的社团组织及“公办民助”的事业单位概括为“准民间组织” ,以与纯粹的民间组织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美国为授权资本制的典型国家,中国实行法定资本制有其特殊的背景。以中美制度分析为基础看公司资本制度模式选择,中国应采取折衷授权资本制。  相似文献   
6.
从四个维度论我国构建学习型政府的意蕴所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学习型政府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政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保障,也是提升政府核心竞争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唯一途径。本文从时代、政治、政府、社会四个维度来探讨我国建立学习型政府的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辉煌一时的山西票号在向现代银行过渡中曾出现过两次机遇,但都没能把握住。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就票号错失变迁机遇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根源在于:第一次合组银行失败———初级行动团体的缺失。由于其内部制度导致了决策层创新能力的逐步弱化,阻滞了初级行动团体的形成;第二次合组银行失败———次级行动团体缺失。由于组织内部各利益主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合组计划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8.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已在解决历史遗留边界问题,打击恐怖分子和“三股势力”,维护中亚的安全和稳定,以及推动区域性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自身也存在许多的矛盾和困难,在对外关系上也面临许多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民间组织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迅猛发展,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保证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仅是登记管理机关的重要任务。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部门,也应该从巩固国家政权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度,积极会同登记管理机关,促使民间组织积极作用的发挥,尽可能地缩小和克服其消极面的影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企业不仅要构建组织与环境的外在生态,而且还要处理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态问题。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企业需要在组织主体、组织空间和组织时间上实现内在生态化,分别形成学习主体模式、学习运行模式和学习发展模式,从而构成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