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1篇
  免费   486篇
各国政治   253篇
工人农民   430篇
世界政治   1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1篇
法律   6912篇
中国共产党   714篇
中国政治   2083篇
政治理论   810篇
综合类   63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1018篇
  2012年   1136篇
  2011年   1173篇
  2010年   1048篇
  2009年   1232篇
  2008年   1401篇
  2007年   1619篇
  2006年   1529篇
  2005年   1417篇
  2004年   1371篇
  2003年   947篇
  2002年   782篇
  2001年   549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志强 《法学研究》2022,44(1):120-134
目前我国刑事值班律师制度规范背后折射出有权机关抑制辩方权利的倾向。根据法律规范意旨,只要被追诉人没有辩护人,国家就应“强制指派”值班律师介入案件。将“约见”解读为国家指派值班律师需以被追诉人申请为前提,这混淆了律师会见与介入案件的关系,且将国家责任转嫁给个人,弱化了对被追诉人获得最低限度法律援助权利的保障。相关规范性文件将值班律师阅卷权能限定为“查阅”,但基于法律援助法第37条的文义、控辩平等之程序公正底线要求等因素,值班律师阅卷权能还应包括“摘抄”“复制”。《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值班律师有量刑异议时,只要其认可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就应在具结书上签字。这是对值班律师功能“见证化”的公开宣示,与2018年刑事诉讼法第201条的意旨以及值班律师实质性参与量刑协商的改革要求相矛盾。值班律师应被赋予拒绝签字的权利。“实质性参与”应是目前完善值班律师制度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喻中 《法学论坛》2020,(1):40-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化表达,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形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知。首先,从思想源流来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根基。其次,从理论个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要特性包括中国性、政治性与学术性。从学科定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既是法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了法治理论谱系中的一种最新形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根基、主要特性与学科定位,既是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前提,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与总体目标。从新时代的语境中加以分析,发现如今服务型政府建设还有许多不满足新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服务范围、服务理念、服务主体和服务供给机制等方面。针对上述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明确服务边界、牢固树立服务行政理念、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形成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日益凸显。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作为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已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标配”。目前,刑法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阶段,教学方式单一,教与学的效率都不尽人意。微课具有学习方便、知识点集中、短时长、可视化等特点,对于克服当下刑法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刑法微课实效的充分发挥源于对微课的正确认识、科学设计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志祥  融昊 《法学杂志》2020,(5):111-120
虽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以正式确立的,但《刑事诉讼法》中涉及此制度的具体规定又都是操作层面的。据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并不能得以阐释。而依据我国《刑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则可以从形式逻辑、实质逻辑以及价值理念三个维度予以充分证成。由此可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质上系《刑法》中的一种刑罚裁量制度,认罪认罚本质上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在定罪层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需自愿承认不法事实系其所为,即构成"认罪",而无需准确评价自身行为的法律性质并准确识别具体罪名;在量刑层面,"认罚"考察的重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应当通过刑法立法的方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自首制度、坦白制度部分重叠地整合在一起,以避免"概念混同""重复评价"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6.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Chile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ountry has become a regional leader in renewable energy, climate change policy, recycling,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This contrasts with the previous neglect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country and its depiction as a ‘green laggard’ (Orihuela, 2014: 251) within Latin America. In this article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Chile is reviewed and five factors affecting this development are analyse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institutional legacies,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opened by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power.  相似文献   
7.
张可  胡悦 《行政与法》2020,(3):108-116
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上能够自动履行合同义务的新型合同,因其具备"自动履行"和"去中心化"等优势,故可降低合同履行成本、提高合同运行效率,但也导致了智能合约难以直接适用现行合同制度的订立规则、生效要件和救济方式等问题。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智能合约的运行过程,通过对合同法理论的解释使智能合约与合同制度相契合;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智能合约的原理与架构,利用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修正,使智能合约符合《合同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Increasingly, a diverse set of policy communities, including those with defenc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dates, frame climate change as a security threat. Most often this discursive formation labels climate change as a ‘threat multiplier’. This framing, however, is vague, linear and leaves many questions unanswered regarding how institutions can develop and implement policy that addresses the joint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conflict and security. Utilising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and grounding data collection in US policy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policy actors and institutions integrate climate-security discourses into policy process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direct insight into how the discourses and technical understandings of climate-security transition into policy priorities and implementation realities. This research identified three common approaches to climate-security: (1) A challenge of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2) A potent political argument; and (3) An issue of limited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These approaches, however, are inconsistent across sectors and within organisations, suggesting a lack of cohes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in identifying and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as a ‘threat multiplier’.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法律全球化下刑法的现代化及其功能的转变问题 ,认为对刑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本质都须作整体性的反思 ,起码要做重新的定位 ,这应该是刑法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只有那些具有同一化、实体化、可操作性的法律才能成为全球化的法律。作为公法、历来与国家主权联系甚密的刑法 ,其全球化的现实就更为渺茫。但是 ,刑法的全球化是否有必要是问题的核心 ,而不是是否可能。我们认为 ,以人权为核心展开的刑法的功能的转变应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然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从上到下共同不懈的努力。教学目标定位不合适,教学手段不现代化,教学管理不到位,师资队伍问题不解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这壶温水一时还难烧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