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4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2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的季节变化情况,对上海地区3个牧场乳牛抽样直肠采集粪便,检查了718头乳牛粪样。结果,查出球虫阳性牛269头,平均感染率为37.46%,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感染率为33.89%,1~12月龄牛的感染率为42.33%,12月龄以上牛的感染率为25.95%。平均感染率最高的4月份为44.44%,最低的8月份为28.57%。3个牧场球虫阳性牛的感染强度(OPG值)为0~169 000个,平均OPG值为9 477个,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OPG值为8 270个,1~12月龄牛的OPG值为4 318个,12月龄以上牛的OPG值为145个。调查发现了6种球虫,分别是牛艾美球虫(Eimeria bovis)、椭圆艾美球虫(E.ellipsoidalis)、邱氏艾美球虫(E.zurnii)、怀俄明艾美球虫(E.wyomingensis)、柱状艾美球虫(E.cylindri-ca)、亚球形艾美球虫(E.subspherica)。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异,12月龄内乳牛的球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均明显高于12月龄以上乳牛,乳牛球虫的优势虫种为牛艾美球虫、椭圆艾美球虫、邱氏艾美球虫。  相似文献   
2.
噬菌体治疗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噬菌体作为治疗制剂的前提条件、噬菌体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噬菌体可能携带的有害基因、噬菌体产物、噬菌体治疗的实例等方面综述了噬菌体作为治疗制剂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介绍用噬菌体替代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的机理,为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2例小儿感染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临床表现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呕吐、意识障碍、无尿等。其中发生二器官功能衰竭3例.三器官功能衰竭3例,四器官功能衰竭6例。病理学检查见多器官组织内炎细胞浸润;脏器充血、水肿、出血、DIC形成;肠粘膜变性、坏死:淋巴免疫器官病变等。本文在形态学上进一步证实了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炎症介质学说、微循环障碍、肠源性感染和免疫机能下降的综合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应用不同醋酸地塞米松剂量和不同猪源隐孢子虫sucp株卵囊剂量建立了昆明系小鼠感染模型。结果表明,用DEX免疫抑制的感染小鼠均排出隐孢子虫卵囊,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没有排出卵囊。卵囊排出高峰期平均在感染后第5~12 d,高峰期的OPG值为5.53×105~17.97×105。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都有隐孢子虫虫体寄生,其中回肠黏膜微绒毛上的虫体数量较多。合适的卵囊和DEX剂量为每只17日龄小白鼠感染10×105个猪源隐孢子虫卵囊和灌胃DEX 0.03 mg/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其毒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91例深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6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给予病灶处芙蓉膏外敷,每日更换1次,疗程1周.对照组给予病灶处金黄散外敷,用法和疗程均同芙蓉膏.1周后,记录两组患者局部疼痛缓解、发热消退、血象恢复、肿块消散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总体疗效和单病种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发热消退率、血象复常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但研究组疼痛缓解率、肿块消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单病种阑尾周围脓肿、肌肉脓肿和术后腹部脓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前 ,全社会控制SARS疫情已取得重大成果 ,与此同时 ,由SARS引发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现实中 ,非SARS患者与SARS患者在医院接触的可能性、医院隔离条件的不完备性、提高收治率与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矛盾 ,决定了在医院内发生SARS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客观存在。对此 ,为求得法律上的公正解决 ,必须首先确立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导、特殊情况下应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以此为指导 ,有过错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及风险 ,各方都无过错时 ,一般将SARS作为不可抗力对待 ,特殊条件下按照公平责任原则给患者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7.
应用鹅细小病毒 (GPV)弱毒疫苗及灭活疫苗免疫 111只 2月龄鹅群 ,制备了GPV免疫血清 ,第二次免疫后 6 8d采取血清 ,经检测ELISA抗体效价达 1∶80 0 0以上 ,经保护试验后初步应用于鹅细小病毒感染的田间防治 ,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对 1998年以来在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和云南省等养鸭省份发生的一种以鸭头肿胀、眼结膜充血出血、全身皮肤广泛性出血、肝肿胀呈土黄色并伴有出血斑点、体温 4 3℃以上、排草绿色稀粪等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分离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电镜观察、防治试验 ,确诊为一种新病 ,暂时将其命名为“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 (Duckviralswollenheadhaemorrhagicdisease)”。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自不同地区病死鸭分离到 12株抗原性一致的病毒 ,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 ,直径约 80nm ,无囊膜 ,核酸为RNA ,不凝集鸡、鸭、鹅、鸽、黄牛、水牛及猪的红细胞 ,在 pH 4 .0~ 8.0稳定 ,对氯仿有抵抗力 ,与鸭瘟病毒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无抗原相关性 ,琼脂扩散试验证实与番鸭细小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禽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和鹅副黏病毒无抗原相关性。分离毒经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径感染鸭均能成功复制出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 ,而不能感染SPF鸡(鸡胚 )和鹅。制备的超免疫血清和康复鸭血清具有良好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 ,利用病死鸭内脏制备的组织灭活疫苗和分离毒制备的油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预防效果。根据分离病毒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Fournier gangrene represents a rare but progressive perineal infection that may result in rapid death. A 70‐year‐old man with poorly controlled diabetes mellitus and alcohol abuse is reported who was found unexpectedly dead. He had last been contacted the night before his death. At autopsy, the most striking finding was deep necrotic ulceration of the scrotum with exposure of underlying deep muscles and testicles, with blood cultures positive for Escherichia coli. Death was, therefore, attributed to necrotic ulceration/gangrene of the perineum (Fournier gangrene) that was due to E. coli sepsis with underlying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alcoholism. In addition there was morbid obesity (body mass index 46.9), cirrhosis of the liver, and marked focal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 with significant cardiomegaly. Fournier gangrene may be an extremely aggressive condition that can result in rapid death, as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rapid progression in the reported case.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禽卡氏杆菌的病原特征,阐述了该病原在分离培养、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控措施以及流行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组织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旨在为研究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