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语言连贯成篇往往都依靠语法手段,但它们使用的具体方式却多不同,如英语用时体形式,译成汉语却要用替代方式;这种差异还会超出“语法”的范畴,即英语(或汉语)用的是某种语法连接方式,译成汉语(或英语)则要靠词汇手段、逻辑手段或隐性连贯之类。由于英汉语语法差异之大,所以它们的语法连接问题特别值得作一实际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民族生态审美叙事的关键是科技隐喻与民族生态隐喻交合互动 ,它在正义性原则指导下可保证民族生存与文化具有可持续生存指标 ,一种吸收变革而不丧失认同性活力的能指 ,从而使人与自然及民族间的交往灵活地进行。进而 ,在科技隐喻与民族生态隐喻等“多重隐喻”的功能交合辐射的过程中 ,人类超越自身而形成把握实在意义的方式与前景 ,最终形成对科技导致的生态危机与民族冲突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英汉感官形容词中的典型代表“cold”和“冷”为例,从功能认知视角,对历时语料中两词用例进行对比,分析其语义特征的演变,进而探究其内在理据。研究发现,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演变的路径具有单向性,以隐喻与转喻为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周红阳 《河北法学》2007,25(3):7-10
在<理想国>描述的洞穴比喻中,隐含了哲人/真理为民众/意见立法的复杂关系.哲人/真理之所以要跨越本身的边界去为民众/意见立法,而不是隐匿自身、远离民众/意见,是由于民众/意见正是哲人/真理之得以成为哲人/真理的前提条件.哲人/真理必须进入民众/意见的世界,否则就根本不可能有关于哲人/真理的任何意义.哲人立的法就是要民众通过一定的规矩去发现自然正确,在朝圣的路途之中对于真正的思敞开大门,发现、显示自身的所是并揭示存在.法律正是民众"成人"的法门.  相似文献   
5.
The paper addresses an ingenious way by which Chinese netizens manage to reach their intended audiences under the radar of censors surveying the Internet in China. One specifically Chinese social use of language in this respect is the option to express criticism by using inoffensive characters that share the same or similar pronunciation with politically sensitive phrasing. We identify this type of expression as homophone phrase substitution (HPS). The device has been part of Chinese since ancient times under the name political metaphor. We address the main constraints at work in HPS, especially the role of voice (prosodic contour) that guides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divergent kinds of aboutness. Leaving aside its critical func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by contrasting HPS with verbal irony, metaphor, and Australian rhyming slang, and by drawing on semiologie and semiotics,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implicit deixis, we suggest that this linguistic option throws new light on the semantic/pragmatic distinction.  相似文献   
6.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反恐行动似乎已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这与人们对恐怖主义的"越描越恐"密切相关,而隐喻的存在及广泛使用是导致"越描越恐"的重要原因。在恐怖主义的治理中,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涉恐隐喻具有启发性,但也因其随意性、凸显与隐藏的特征,限制了人们关于恐怖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在美国涉恐的政治、媒体和学术话语中,"恐怖主义是战争""恐怖主义是野蛮的东西""恐怖主义是疾病"和"恐怖主义是不受欢迎的植物"是占主导地位的隐喻。这些隐喻深植于历史、人们的恐惧、社会系统和舆论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恐怖主义的正统看法。进行隐喻分析,使用多种隐喻,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隐喻陷阱,但仍不能消除它。因此,在恐怖主义治理的过程中,坚持"犯罪"隐喻为主导、灵活使用多种措施、重建受损的政治秩序、减少对无辜平民的伤害和对穆斯林的歧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Underpinned by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import of the facts and the law in the courtroom depends on how they are invoked and (re)presented mainly through language use by courtroom interactants, this functional linguistic study critically scrutinizes representation strategies that opposing lawyers use to position social actors in their narratives, integrating Halliday’s concept of transitivity and van Leeuwen’s inventory of social actor representation.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two sides consistently exhibit contrasting discursive practices, and that referential choices and grammatical positioning constitute major semiotic resources that work in concert to construct different identities and alternate realities, and negotiat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guilt and innocence of the defendant and the victims. Social actor representation, it is argued,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contingency bearing on the outcome of this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Such resources are deeply intertwined with each presenter’s underlying ideologies in this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格式“…本来就…”,在句法、语义、语用平面[1 ] 上有它自身的特点 :“本来”在语义上前后形成对比 ,“就”附载着“顺承或递进”的语义特征 ,整个格式则包含了“前后对比 ,顺承或递进”的语义内容。  相似文献   
9.
200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功能拓展延伸,收词充实丰富,释义更准确、周密、简洁、通俗等特点.该词典也存在着几个可商榷的问题:1.关于单字和单字义项区分词与非词的问题,2.关于词语该讲的用法问题,3.关于释文与词性的吻合问题,4.关于互见条的照应问题.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布洛桑的《美国在心中》是菲裔美国文学的扛鼎之作,作品通过自传体形式叙述了早期菲裔劳工的离散经验。本文聚焦于作品中相对零星、却具有较强隐喻性的女性书写,通过分析殖民地菲律宾女性、菲裔社区的妓女和理想化的白人女性3类女性群体,试图证明女性既像一面镜子一样,浓缩并再现了菲裔劳工从家乡到美国的苦难与辛酸,也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他们在黑暗与孤独中,在重重剥削与压迫中奋力前行追寻梦想。在这部书写菲裔男性的书中,零星的女性叙事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理解与构建菲裔离散经验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