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7篇
  免费   89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134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0篇
法律   743篇
中国共产党   234篇
中国政治   619篇
政治理论   173篇
综合类   12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中层出不穷的"闹大"是公共治理状况的一面"镜子",也是转型时期政策议程建构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对2003-2019年发生的40个"闹大"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级(层)政府支持是"闹大"成功的必要条件。推动"闹大"成功的充分条件组合共有八种,可具体归纳为制度框架使用模式、集体施压模式、专家引导模式和暴力强推模式等四种解释模型。公民"闹大"成功是多个条件组合的结果,在核心条件发挥基础作用的前提下,适当的辅助条件更容易触发政策议程,推动问题解决。文章为公民"闹大"的行动逻辑提供了新的因果解释机制,也为理解形形色色的"闹大"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nvisages law-like tendencies (‘scientific’ Marxism)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concurrently, a political praxis (‘active’ Marxism) requiring human intervention. These positions give rise to conflicting interpretations of Marxism: first to understand society, second to change it – to abolish economic exploitatio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itnessed a shift in the locus of the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to the economically dependent territories of the imperial powers. Socialist parties, when in power and adopting a Leninist political praxis, furthered modernisation and were successful in reducing economic exploitation.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ientific and praxis components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global capitalism. It considers post-Marxis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hanging class structure, the rise of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evolving nature of capital. Forms of domination, oppression and discrimination (bureaucracy, patriarchy, racism, militarism and credentialism) give rise to their own distinctive forms of power relations. It is contended that they should not be equated with Marx’s crucial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economic exploitation. Many current Marxist (and ‘post-Marxist’) writers adopt a ‘scientific’ position emphasising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The author claims that without appropriate political praxis, the resolution of such contradictions is unlikely to transcend capitalism.  相似文献   
3.
伊玛堪是赫哲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运用生命历程理论,结合观察和深度访谈法,选择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为个案,考察其学习、传承伊玛堪的具体过程,提出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既需要作为个体生命的代表性传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政府、市场、专家学者、媒体等多种社会力量与其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态已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顺应相对贫困治理的需求,有必要系统构建贫困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在分析相对贫困的概念、特征和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提炼并阐释了以党领导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共治和技治为手段的“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通过分析浙江安吉“生态扶贫”和山西“吕梁山护工”治理实践表明,由于地方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具有差异性,治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安吉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示范机制建设,吕梁重视护工就业培训和脱贫增收机制构建,但其治理逻辑存在共识,能有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基于此,文章在“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基础上结合地方经验,从组织机制、内在动力机制、法律机制、协同共治机制、监测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六个方面提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尝试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征收立法中公共利益的规范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利益”是启动征收程序的前提性要件。在公共利益的规范模式上,我国物权法应采折衷主义立法例,不应明文禁止商业征收,但应明文规定公共利益的决策和形成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行政和司法救济途经。  相似文献   
6.
效益与公正是刑事简易程序的两大价值目标 ,两者有一致性 ,也有冲突性。协调效益与公正的关系 ,应从刑事简易程序的设置初衷和本质入手 ,寻找两者的最佳平衡点 --效益优先 ,兼顾公正。为完善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效益、公正机制 ,应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并设置多样化的简易程序 ,同时在立法中规定最低公正标准 ,使刑事简易程序最低公正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关于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通行的基本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统一领导和实行民主集中制等;现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的优势是广泛的人民性和整体性,是政治的民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而现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的缺陷则是权力过分集中,权力制约乏力和缺少具体的运行规则;完善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的具体原则是法制化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廉洁原则,廉价原则,效率原则,监督原则和稳定原则等,要完善现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就必须有总体思考和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确评价社会主义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必要前提;正确分析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则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怎样解释词体成于晚唐温庭筠之手而非其他时代其他人这一"温庭筠现象",目前主要有"不可知论"、"写尽论"、"社会文化环境决定论"等三种阐释.这三种阐释各有其片面及失误之处.词体之所以在温庭筠手上得以独立和兴起,主要是"文化-心理"选择机制双重双向反复选择的结果.温庭筠之所以选择了词体,并非如王国维等人所说,是因为"诗"已写尽,而是由于温庭筠正好满足了"文化-心理"选择机制之所以能够选择出"词"这一文体所要求的全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李大光 《行政与法》2007,(12):77-7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针对吉林省农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实用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本文在分析农村人才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吉林省农业发展规律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以期加快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