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396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02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21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修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针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立法不规范、税制模式不尽合理、起征点偏低、税率设置不合理、税基不科学、存在重复征税现象、征税方法不完善、公民认可程度不高、税款流失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个人所得税法在八个方面进行完善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2.
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说明,目前我国公民的就业平等权保护不足。这种情况不利于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不利于维护稳定的法治秩序,也不符合就业平等权保护的国际化潮流。应当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公民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为此需要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妇女就业中遭受“隐性歧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在就业中遭受"隐性歧视",已成为阻碍妇女成为先进生产力创造者的社会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男女平等观,鼓励妇女从家庭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根本;其次,要致力于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使妇女有实力去竞争合适的岗位,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关键;最后,要健全保障妇女就业的政策法规,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措施,使侵犯妇女平等就业权利的行为能够受到严厉惩处,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n national law and policy of two Directives on combating discrimination adopted by the EU in 2000. It consider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transposi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Europeanisation' of anti-discrimination law and whether this implies convergence in the direction of a common model. Two themes are examined: the list of protected grounds of discrimin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equality institutions. All 27 states have introduced legal reforms in response to the Directives and a loose level of convergence can be identified. Nevertheless, specific national traditions have proved resilient, for example, shaping the meaning attached to terms such as 'disability' or the structure and powers of equality bodies.  相似文献   
5.
《Justice Quarterly》2012,29(4):521-539
This study examined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ffecting preadjudication det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in 65 counties of a northeastern stat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whil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venile delinquents were important predictors, much of the variation in decisions was explained when contextual factors of the counties were included in a two‐level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In addition to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egal and extralegal juvenile characteristics, our study found that counties with a higher percentage of non‐White popula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detain juvenile delinquents prior to adjudication.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both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f jurisdictions when examining the adjudic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6.
武建敏 《河北法学》2012,30(7):23-30
法文化的价值问题属于“法统”范畴,它是任何时代的法文化必然具备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代中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研究当代法文化之价值问题的一个理论前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可以解读出与法文化的价值问题息息相关的概念组合,这就是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当代法文化之“法统”既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单纯的国家主义,而必然是个人与国家的有机统一,但要统一于具体语境之中,就需要引入实践智慧的概念.当代法文化的“法统”所依据的理性基础是关系理性,这种理性形态在传统中国法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有良好的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7.
植物SSR标记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SSR分子标记技术的深入研究,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属鉴定、个体识别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植物SSR分子标记技术的特性、发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法庭科学和相关学科中的应用和相关领域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ing Y  Zhou HG  Xu Y  Xia ZF  Zheng WG 《法医学杂志》2011,27(6):444-446
目的 建立快速个体识别STR分型方法.方法 取采集于FTA上的血样200份,经打孔仪取等量血痕分别使用6+1 STR试剂盒结合新型毛细管电泳凝胶EX-Q20进行快速电泳分析和使用SinofilerTM试剂盒结合POP4胶进行电泳分析,比较两者所耗费时间和结果的差异. 结果 6+1 STR试剂盒结合新型毛细管电泳凝胶能够...  相似文献   
9.
经过历史发展,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观念逐渐形成,并体现在主要的国际性法律文件以及国际刑事审判活动中,成为国际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然而,鉴于多种因素的考量,目前权威国际刑法规范所规定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只体现在自然人实施特定国际犯罪的情形中,并没有确认法人和国家的刑事责任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A procedure for automated bullet signature identification is described based on topography measurements using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correlation calculation. Automated search and retrieval systems are widely used for comparison of firearms evidence. In this study, 48 bullets fired from six different barrel manufacturers ar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based on the width class characteristic for each land engraved area of the bullets. Then the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is applied both for automatic selection of the effective correlation area, and for the extraction of a 2D bullet profile signature. Based on the cross‐correlation maximum values, a list of top ranking candidates against a ballistics signature database of bullets fired from the same model firearm is developed. The correlation results show a 9.3% higher accuracy rate compared with a currently used commercial system based on optical reflection. This suggests that correlation results can be improved using the sequence of methods described 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