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聚焦"社会建设",这昭示着我国政府职能即将开始一次真正意义的转型,它标志着以个人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开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向社会公民权利回归的历程分析,总结浙江的现实经验,可以看出,培育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并能与之进行有效互动、制衡的社会力量,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3.
投资、消费、对外贸易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共同影响着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资、消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各不相同,政府的重视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在外贸和投资支撑面临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启动内需,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对生产力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科学的阐述 ,他认为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公民越来越注重对个人人身安全的保护。私人保镖能否纳入保安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一直颇具争议。分析我国保安服务业的现有业务工作情况,将私人保镖纳入保安服务公司业务范围,以求发展和完善我国保安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浅析农村恶势力犯罪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恶势力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基层管理能力弱化、农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群众存在惧恶心理、宗族关系消极影响 ,对农村恶势力打击不力以及政府存在不当行为、社会存在腐败现象等。  相似文献   
7.
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已成为共识,而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仍在继续;究其原因,有人主张是“人类中心主义”。然而,形成生态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生态危机的形成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乃至上层建筑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是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少数民族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杠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必须通过科技建设与技术创新、民族教育的建设与创新、管理创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Elections in Nigeria are usually ferociously contested. Thus the risks of violence are always high, particularly for the electorate. Violence becomes such a seeming permanent feature of political competition in the country that electioneering is seen as the equivalent of war and political gladiators as combatants. The intervention of public security forces to enforce sanity in the process appears counterproductive because of their level of partisanship. The voters become victims in such circumstances such that they are precariously hooked in between the choice of endangering their lives in a country riddled with impunity or exercising their voting rights for good governance and a better future. The essay argues that as much as the relevance of security forces in electioneering may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ir presence often undermines the process, fueling an atmosphere of violence. The article submits that a more civil approach/strategy should be factored into their operations with a view to ensuring a level playing ground and safety for all stakeholders in the electoral process.  相似文献   
10.
Why do coups happen in some nascent democracies but not in other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 probe four interconnected variables in democratizing regimes: the military's ethos; the military's corporate interests; the military's perception of the new civilian ruling elit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force between the military and the founding democratic government. My argument is twofold: first, I maintain that ideational variables are central to shaping the military's political behaviour; and second, I argue in favour of merging insights from cultural, corporate, and structural theories to understand the consolidation, or breakdown, of nascent democra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