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leen and portal lymphnode sections from 86 drug addicts submitted for medico-legal autopsy at the Institute of Forensic Medicine in Copenhagen in the year 1979 were studied together with tissue sections from 24 "normal" persons. In 70% of the drug addicts the spleen weight was more than 200 g, and in 71% portal lymphnode hyperplasia was found. Birefringent foreign material was found in spleen tissue of drug addicts in 72% and in portal lymphnode tissue in 44%. Signs of antigen stimulation in both spleen and portal lymphnode tissue evaluated by the number of germinal centre and plasma cells were found in more than 80% of the drug addicts compared with about 20% of the "normal" persons. The results were related to anamnestic information of duration of drug abuse, to the spleen weight, to the occurrence of birefringent material and to the liver changes. Examination of lysozyme and immunoglobulin containing cells using the indirect preoxidase technique was performed in a total of 72 cases of spleen tissue, 59 cases of portal lymphnode tissue from drug addicts, 24 cases of spleen tissue and 18 of portal lymphnode tissue from "normal" persons. Lysozyme, IgM and IgG containing cells were found significantly more often among drug addicts than "normal" pers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lenomegalia and the portal lymphnode hyperplasia often found in drug addicts are caused by continuous antigen stimulation due to repeated injections of various antigens.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毒品在中国又开始死灰复燃。针对日益严重的毒品违法犯罪,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禁毒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毒品问题的特殊性和我国国情,仅全国统一禁毒立法还不够,尚需地方立法的细化和补充。本文根据对天津毒品问题的分析和对其他省、市、自治区已有地方禁毒立法的研究比较,指出了制定天津地方禁毒立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天津禁毒条例的体系设想,力求为天津的禁毒立法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推动我市地方禁毒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3.
张泽涛  崔凯 《法律科学》2012,(4):181-1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废除了传统的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重新确立了由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等三种新的戒毒措施构成的强制性戒毒体系。该法近五年的运作实践表明,这三种戒毒措施的实施效果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模式所造成的弊端也逐渐开始显现。我国应该明确“社区为主、隔离为辅”的强制性戒毒措施体系,同时对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进行制度性完善。  相似文献   
4.
陈俊 《青年论坛》2009,(4):12-18
网络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和网络制作;青少年网络成瘾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青少年网络成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它导致了青少年民族传统的淡化、道德意识的弱化、人际交往的异化、抽象思维的退化,还导致青少年产生人格障碍。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采取加强网络监管、网德建设、信息防范、网站建设,以及净化网络参与途径等措施去预防和控制网络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去克服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毒品痛苦的身体依赖症状相比,有"俱乐部"毒品之称的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的生理成瘾症状很不明显。在这种极具欺骗性和诱惑性的药理特性和女性被动依附人格弱点的双重影响下,娱乐场所的女性陪侍者乃至商业"性"交易者成了新型毒品的最大受害者,女性作为男性主宰下的新型毒品消费市场受害者的角色轨迹清晰可辨。当前的禁毒工作应着重强调对吸毒女性"病人"和"受害者"身份的理解和宽容;应在提高女性素质,增强其自立自强能力的同时,尽快建立针对吸毒女性人格特点的社区帮教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瘾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很大。目前青少年网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采取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吸毒成瘾的标准,国际医学界持"病态说"的观点,但在中国适用的标准有着不凡的历程。公复[1998]3号文对吸毒成瘾采用"行为说"标准,规定只要有证据证明有吸毒行为就可认定为吸毒成瘾。随着"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的戒毒方针在《禁毒法》中的确立,《吸毒成瘾认定办法》也从医学角度对吸毒成瘾进行了重新审视,采纳了吸毒成瘾"病态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家庭在问题判定时过于表面化、片面化,问题处理办法的实施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被迫延伸过程。家庭内部成员需要沟通,而沟通更离不开情感表达,而网瘾青少年家庭内部沟通不良主要表现在亲子沟通的单向性,情感表达的单向性,缺乏平等对话的民主机制,缺乏一种完善的沟通过程;家庭功能各个维度的不良表现使得孩子网瘾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因此,社工介入网瘾青少年家庭要做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打破这个循环,让问题不至于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将网瘾青少年家庭化分为整,化整为分,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效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沉溺现象有着复杂的因果关系,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包括角色同一性认知缺失、亲密感建立不完善、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个人辩证分析失衡和人生价值观不成熟等众多因素。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沉溺现象的发生不是单一大学阶段教育的问题,而是大学生在个体发展中长期存在不可调和矛盾的集中爆发,因此,要减少或避免大学生沉溺网络,从未进大学抓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重庆市毒品犯罪案件总数有下降趋势,但大要案件突出,犯罪特点及犯罪人员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重庆特殊的地缘因素、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以及打击毒品犯罪的难度较大使禁毒的形势更加严峻。要通过构筑毒品流入流出防线,斩断毒品流通网络,迫使毒品消费市场萎缩,有效遏制重庆市毒品犯罪态势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