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9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98篇
政治理论   273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宇 《行政与法》2005,(12):122-124
新《破产法》(草案)①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并对其专设一章,可见重整制度之重要。破产重整的立法精神是再建主义精神。笔者认为,要想使破产重整制度发挥其最大功效,实现立法者拯救企业的立法本意,最关键的是在利益制衡原则的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各方主体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中各主体的权限与职责做明确科学的规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破产重整制度的作用。本文基于破产重整的制衡原则,对破产重整中各方主体进行了角色定位,希望能构建起破产重整制度中各方主体间完善科学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解,促进破产重整制在我国度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执政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参政党的重要历史使命。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参政党建设的战略任务。民主党派要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参政党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明确参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3.
Corporatism has been an influential doctrine in the Slovenian polity since its beginning. After the onset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early 1990s, its influence remains strong. Forms of corporatism are embodied in the National Council as the second chamber of parliament, in the chamber system, the system of social partnership and the RTVS (Public Television of Slovenia) Council. It is also present in certain socio-political priorities such as a higher value being placed on partnership over competition, on fairness over human rights, on community over individualism. Social pluralism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Slovenian public life. Political pluralism emerged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was never fully developed. There has always been a strong inclination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Slovenia to organize around interest groups and editorial boards of various publications, a tendency that reveals a plurality of voices but a general unwillingness to fight for political power. It could also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luralism in Slovenia relies heavily on corporatism because of the general lack of liberal foundations.  相似文献   
4.
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有序、长效机制,应从革新组织结构机制、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和创新实践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其中,革新组织结构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石;完善领导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组织保证;健全工作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关键环节;创新实践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政党制度的高度 ,分析了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 ,表明民主党派既不同于西方的在野党 ,也不是执政党 ,其政治地位就是参政党  相似文献   
6.
合法性是政党执政的基础。建国初期党在对民主党派的政策与实践活动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有效整合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获得了各民主党派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和利益认同,拓展了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巩固了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提高参政党领导干部素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搞好政治交接的需要.因此,参政党领导干部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执政党要高度重视、真诚帮助参政党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参政党要努力做好提高其领导干部素质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Despite the vast coalition literature, pre-electoral coalitions have never been at the center of any systematic, cross-national research. Given their prevalence and potential impact on government composition and policies, this represents a serious omission in our knowledge of coalitions. I begin to remedy this situation by testing two hypothese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on party coalitions. The first is that pre-electoral coali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form in disproportional systems if there are a sufficiently large number of parties. The second is that pre-electoral coali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form if voters face high uncertainty about the identity of future governments. These hypotheses are tested using a new dataset comprising legislative elections in 22 advance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etween 1946 and 1998. The results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upport the first hypothesis, but not the second.  相似文献   
9.
政党法治包含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 ;融汇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法执政等诸多的价值取向 ;涉及政党法治的主体、客体、目标、原则、依据、形态及其与法治国家的关系等若干内容 ;涵盖全部政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贯穿政党自身事务管理和领导·执政整个政党行为全过程。加强政党法治建设是发展政党民主的需要 ;是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 ;是坚持依法执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共利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依靠政府管理、舆论监督以及传统的民事及行政诉讼等方式,已经不足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更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何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充分发挥和实现每一个公民保护公众利益的权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设想,以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公益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