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8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76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68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3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enetrating abdominal injury is often a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which i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inflicted injuries. Fatal self-inflicted sharp force abdominal injuries too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advertent penetrating abdominal injuries are a rarity and are caused by sharp objects of low-velocity and often nonmissile-type. A 27-year-old male factory worker was brought dea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an alleged history of sustaining abdominal injury by a sharp metal projectile while working on a metal cutting grinder. Autopsy observation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history of inadvertent penetrating injury. Our case reports a fatal missile-type inadvertent sharp force trauma over the abdomen with intestinal perforation, a relatively uncommon scenario in occupational/workplace settings. The present case report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ath scene visit and corroborating the medical findings with investigating agencies. This case further emphasizes on the need for adopting proper safety measures at the workplace.  相似文献   
2.
Up to 25% of institutionalized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deficiencies display pica-like behavior, with an estimated annual incidence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of 2%. We present a case based on the forensic autopsy of a 41-year-old woman who died as a result of a missed diagnosis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fter ingesting a foreign body. The case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precaution whe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deficiency and/or language deficits an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such cases, it is important to employ a liberal threshold for rad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if possible, obtain a medical history from a person close to the patient.  相似文献   
3.
笔迹心理分析与变化笔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迹心理分析要求书写者必须提供按照平时的书写习惯在正常条件下书写的笔迹 ,笔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决定着笔迹心理分析结果的质量。书写时因书写活动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 ,会导致笔迹特征发生种种异常变化。对书写条件变化形成的笔迹进行心理分析时 ,必须剔除其中因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干扰成分 ,才能对书写者个性心理特点做出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障碍是由心理征候集合而表现出的心理病变状态.监狱人民警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包括:工作劳累导致"心累";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社会不理解,遭人非议;人际关系紧张、冲突;家庭成员的不理解、埋怨等.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调适,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地有效调整,使监狱人民警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过程.对监狱人民警察中出现的心理失衡现象,其克服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自我心理调适;家庭的心理调适;监狱领导机关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5.
警察执法水平全面提高的制约因素很多 ,而决定因素在于警察的主体素质状况。其中 ,警察个体能力状况、个性心理健康状况是关键性的因素。它通过警察心理素质测评途径进行量化 ,不仅可以现实地评估警察高水平执法的心理素质标准 ,也可以具体地评析造成执法水平不高的主体心理原因 ,还可以理论地预测警察执法水平潜能的高低。这对于执法工作考核 ,强化公安队伍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浅析刑讯逼供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产生刑讯逼供的心理因素进行剖析,进而找出遏止刑讯逼供的相应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黑话的使用与犯罪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话是民族共同语在犯罪亚社会群内产生的特殊变异 ,它的使用往往折射出种种犯罪心理现象。黑话的使用与犯罪心理梯度、认同心理、禁忌心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受性别角色的影响,在心理上表现出高焦虑性、低成就期望和强烈的自我意识等误区。因此,对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必须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和其自身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明:在适应环境方面,其自主独立意识增强,但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方面,其学习态度端正,欲望强烈,但压力较大;其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价值取向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最难适应的问题之一。我们应针对女大学新生思想状况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石斌  陈晓明 《政法学刊》2006,23(2):104-107
作战心理训练的基本目的,就是提高特警的心理素质,适应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危险、疲劳、激烈的执法战斗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警的各种执法战斗技能和战术,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要注意发现及培养作为一名特警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应从战斗精神、应变能力、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等四个方面去提高特警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