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商标法》2013年第三次修改时首次在知识产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实证分析表明,惩罚性赔偿在商标侵权诉讼中适用甚少且适用不规范的问题突出,未能充分发挥其遏制侵权行为的预期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适用条件不明确、赔偿基数难确定、程序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为规范适用,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其制度构建:一是强化程序保障;二是明确适用条件;三是完善赔偿数额的计算;四是厘清惩罚性赔偿与法定赔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Though criminological literature shows that the manifestation of punitiveness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s complex, it rarely differentiates between responses to different kinds of crimes. This 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gap in knowledge, as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white-collar crimes are treated leniently. In light of the “heating up” of political rhetoric, the expansion of federal criminal law, and the increased maximum punishments on conviction, the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prosecutorial and judicial responses to white-collar crimes have become more punitive, employing rarely used datasets from the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BJS) between 1996 and 2014.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responses are more complex and less consistently punitive than the rhetoric and policies advanced by politicians. It endeavors to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punitiveness in practice by measuring numerous variables and multiple points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process, studying punitiveness from multiple angles, using prosecution and sentencing data.  相似文献   
3.
缺陷食品召回制度是一种具有公法性质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有效手段,在发达国家已非常完善。近年来,由于食品召回立法的缺位,在一系列的缺陷食品事件中,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平等的保护。在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今天,日益成为阻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企业竞争力增强的制度障碍。为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确立和完善我国的食品产品召回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郭丹云 《河北法学》2005,23(6):148-152
违约金诞生于罗马法,至今理论界仍存在很大分歧,这集中表现在两大法系对惩罚性违约金的态度上。我国合同法第114条对违约金性质做了专门规定,但在理论上依然有一些问题引发争论。如何吸收两大法系的经验,及时完善我国违约金制度,避免国际贸易中的合同条款因违背各国的国内强行法而无效,实有必要对各国违约金的性质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惩罚性赔偿是英美法系创造的制度,具有独特的惩罚和遏制功能。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也有双倍赔偿的惩罚性规定,但在适用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很多局限。文章重点分析了在我国民法典中完整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并就其适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宏 《知识产权》2021,(2):3-17
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对我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作了重大完善,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完善相关概念和制度,包括完善作品的定义和类型,明确视听作品的权利归属,廓清广播权的内涵,修改合理使用的相关内容,增加职务表演制度等;二是强化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包括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法定赔偿额,加大对严重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等;三是解决权利人维权难题,包括增加作品登记制度,增加文书提交令制度,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完善诉前保护制度,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等;四是全面履行国际条约义务,包括延长摄影作品的保护期,完善残疾人合理使用的规则,增加表演者对其表演的出租权,增加录音制作者的广播和机械表演获酬权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行规定散见于若干特别法和司法解释及2010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中,在适用条件的规范上散乱不一,适用范围上过于狭窄,主要限于产品责任领域。这样的立法现状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及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国际民商事交往正常与公平的开展,就民事侵权立法的统一性、系统性以及国际私法案件中承认与执行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的需求来讲,我国亟需在《侵权责任法》中将惩罚性赔偿作为一般侵权责任补偿性赔偿原则的例外情形,系统构建该制度统一的适用条件规范,并依据惩罚性赔偿的法定性原则,分别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及《知识产权法》中明确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相似文献   
8.
侵害著作权之赔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著作权侵权行为,采取合理而充分的救济制度来制裁侵权行为、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是著作权法的核心内容。学界应从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方式入手,对侵害著作权的赔偿范围进行分析,引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进行追究制裁,同时对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曾国真 《河北法学》2012,30(7):139-142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却没能有效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起笔,分析日前国内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不足,并从道德建设、行政处罚制度、民事赔偿制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平衡城乡执法力度等角度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屹立 《思想战线》2007,33(2):67-73
惩罚性赔偿的法经济学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已经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其中威慑理论最为成熟。但是,除了最优威慑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正当化的理由,如赔偿不足、惩罚等。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考虑行为的可谴责性、被告的财富状况,也要考虑到诉讼成本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